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 字数: 27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李清均 著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128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首部研究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学术专著,李清均的这本《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创新视角第一次提出了空间资源的理论概念,集成了当代空间经济学、产业集聚、区域科学和制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理论分析架构。围绕中心城市发展与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关系,系统地论述了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的动力——空间张力构成:要素集聚的向心力与资本技术扩散的离心力之间的互交作用。从空间逐利导致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出发,深入系统地讨论了公共逐利、私人逐利、志愿者逐利的要素构成、运作机理以及互为作用。《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理论架构、机制分析、数理分析、层次分析、案例研究、战略思考和全书总结。
作者简介
李清均,男,1962年1月出生。祖籍山东省昌邑市。工学学士、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信息研究处处长。研究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区域发展与空间经济学。曾参加省级课题5个。获奖2次。出版专著三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从刚性到柔性:资源型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探索与路径选择》一文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曾在《改革》、《世界经济文汇》、《上海经济研究》、《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引。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
  1.4  本书结构
2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理论架构
  2.1  基于空间经济增长问题探究的分析架构
  2.2  基于新财富源泉角度的空间资源界定
  2.3  基于逐利视角的空间资源配置机制探析
  2.4  基于空问收益最大化视角的空间生产结构构建
  2.5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基本命题
  2.6  本章小结
3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机制分析
  3.1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的逐利分析
  3.2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机制构成与整合
  3.3  本章小结
4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数理分析
  4.1  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4.2  基于C—P角度的空问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理论分析
  4.3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层次分析
  5.1  当代世界的主要考察
  5.2  基于全球化层次的空间生产结构优化分析
  5.3  基于中国国家层次的空间生产结构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案例研究
  6.1  东北三省四个中心城市现状分析
  6.2  东北三省四个中心城市装备工业空间集聚演进的分析
  6.3  以哈尔滨市为例的装备工业空间集聚计量分析
  6.4  东北三省四个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的评判
  6.5  本章小结
7  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战略思考
  7.1  构建国际化合作机制
  7.2  强化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
  7.3  东北三省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一体化发展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