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问道

问道

  • 字数: 44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无 著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623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问道(第6辑2013)》由黄克剑主编,全书分为:述议、考释、品评、辨正、译介、试墨、特稿等栏目,收入了《“孟告之辩”再读解——辅以语言学角度论证孟子逻辑的一以贯之》《从意志之“不在”来到意志之“在”——略论保罗·利科意志哲学的内部转向》《唐代楷书笔法与结构问题辨正》《哲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雅斯贝斯同蒂利希的对话》等文章。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被夸示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忙不迭的人们在对裂变中的“信息”阼财富折算时正被调动起持续亢奋的攫取欲。在牟利的缰绳把“知识”牵给人、又把人牵给“知识”的当下,我们从良知的渊默处开始“问道”。
这里所谓“问道”,即是在中国先哲及西方先哲的启迪下再度返回到人生之原始真切处,探询那对于人说来可以应然相期的虚灵之真际。新的“问道”者的一个执著的信念在于:运思之灵韵犹如艺术之匠心,可认同的精神传承当在永不重复的富于生命个性的创造中。
《问道(第6辑2013)》由黄克剑主编,本书为“问道”者而设,它的初衷和归趣只在于“问道”。与所“问”之“道”相应,《人文学术辑刊:问道(2013第6辑)》相信,“道”敞开着,它息息相通于情态各异的学人的真切生命。为此,《问道(第6辑2013)》也为自己留住了一份希望,一份即使在某个时刻不免失望却也决不至于绝望的那种希望。
作者简介
黄克剑,男,1946年生于陕西,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系我国哲学界知名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代表作:《两难中的抉择》、《百年新儒林》、《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心韵——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黄克剑自选集》、《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名家琦辞疏解》、《<论语>疏解》等。
目录
  风能及太阳能发电技术

述议一
“是非难胜地,忠孝不崩巅”——傅山的忠孝观
“孟告之辩”再读解——辅以语言学角度论证孟子逻辑的一以贯之
告孟之辩——《孟子.告子上》前四章疏义
西汉后期司法及其主导思想变迁考论

述议二
重访“文化基督徒”:纪念克尔凯郭尔诞辰二百周年
卡西尔“符号人学”旨趣探微
从意志之“不在”来到意志之“在”——略论保罗.利科意志哲学的内部转向

考释
成人之罪——作为思想意象的普罗米修斯源流考(上篇)

品评
“末世”视野下作为“临时建筑”的文学——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辨正
唐代楷书笔法与结构问题辨正

译介
哲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雅斯贝斯同蒂利希的对话

试墨
自在的虚通之境——成玄英《庄子疏》的思想特质研究
圣人人格与圣人政治——浅析《老子》中的圣人形象
《后汉书》所载引《易》诸事考
大道在呼吸——浅析《老子》中“反”的范畴
困境中成长的“自然人”——解读《修女》中的启蒙思想
元叙事视野下的女性诉求——略论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之文本结构与思想意涵

特稿
学人立志.学业境界.学术创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的演讲(2012.6.12)
要忠实于学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工作会上的演讲(2012.12.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