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897

1897

  • 字数: 17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德)乔治·弗朗鸠斯(Georg Franzius) 著;刘姝,秦俊峰 译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715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乔治·弗朗鸠斯著的《1897:德国东亚考察报告/青岛日德战争丛书》从一个水利和港口专家的视角,对香港、广州、厦门、胶州等中国沿海城市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在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唯有胶州湾很适宜德国建造海军基地。这也解释了许多年以来一直困惑史学界的一个问题,即德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占据青岛,而不是将相对更为容易获取、也更为西方人熟知的厦门据为己有。
在此基础上,作者专门对胶州湾位置、地势、港口、面积、岛屿、风力、潮汐差度、地址状况、饮水、居民和工商业等近30个项目做了详细记录和研究,并提出了对胶州湾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成为日后德国侵占青岛建设“模范殖民地”的基本蓝图。其中一些规划至今仍然在青岛的市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作者还在考察途中记录了当时中国的一些别具地方和时代特征的风土人情,如游街示众的罪犯、愚孝的贞节牌坊、早期的中国铁路等,对于读者重新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乔治·弗朗鸠斯,德国工程师、水利专家。早年学习水利建设,曾担任德海港工程督办、海军军部建筑顾问等职。1897年8月德国入侵胶州湾前夕,德皇威廉二世为很后确认入侵的必要性,专程派弗对胶州湾地区进行了秘密的重点调查。此部作品即是弗在其上呈德皇的报告基础上创作的。
刘姝,生于辽宁,华侨大学中文学士。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汉堡大学,获日耳曼文学硕士和汉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汉堡大学汉学系、贝立兹、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语言文化中心等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德文学比较研究和靠前汉学研究。译有《另眼看共和:一个德国哲学家的中国日志》。
秦俊峰,南京大学德语系学士,德国汉堡大学靠前政治系硕士。1997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派驻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和驻德国大使馆工作。现主要从事靠前关系研究,侧重中德和中欧关系。译有《德国公使夫人日记》《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瓦德西庚子回忆录》《另眼看共和:一个德国哲学家的中国日志》等。
目录
作者介绍
前言
第一章 在北德意志劳伊德船运公司的轮船上
第二章 香港和广州
第三章 在德国军舰上
第四章 中国沿海
第五章 中国的人口
第六章 中国的交通工具
第七章 中国的贸易和工业
第八章 厦门和三沙湾
第九章 山东省
第十章 胶州湾
第十一章 山东的德国传教士
第十二章 强行占有
附录 胶州游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