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邹玲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6-01
  • 商品条码: 9787802079380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金融创新理论、博弈论、比较经济理论为基石,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历史、辩证地研究了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经验与成果,并加以充分吸收和利用,将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中先进的思想、方法运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分析研究中,探索了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创新领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各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同时,在机构设置、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监控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明显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商业银行要应对国内国际金融的激烈竞争,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探索经营管理新办法;规范现有中间业务,积极发展创新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要彻底转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银行的经营理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知难而进,振奋精神求发展;增强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经营,争取业务发展的市场优势;增强效益意识,把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作者简介
邹玲,1965年1月生。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金融学院货银系主任、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以来从事金融教学与研究。1998年获江西省优秀教师果喜基金三等奖。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出版教材、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等40余项,其中主持课题9项。主要代表作为:2006年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外商业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借鉴和实证研究》;2001年12月主持并完成江西省社科基金课题《债转股企业跟踪研究》;2002年12月在《中国财经报》发表论文《AMC股权退出路在何方》;2003年8月在《中国审计》发表论文《消费贷款风险及相关保险的改进》;2004年12月在《金融与经济》发表论文《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疏通》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中间业务及创新的概念界定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四、贡献及不足 第二章 创新理论   一、一般创新理论   二、金融创新理论 第三章 中间业务创新的历史发展:制度视角   一、美国中间业务发展历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与中间业务创新 第四章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及启示   一、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对比分析   二、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贡献的现实比较   三、中间业务创新运行机制的比较   四、启示 第五章 中间业务创新环节:定价研究   一、我国中间业务创新产品自主定价由来   二、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定价目标和原则   三、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定价方法   四、西方国家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定价方式的借鉴   五、我国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定价策略 第六章 中间业务创新障碍:风险研究   一、中间业务创新的风险识别   二、中间业务创新产品风险的分析方法及评价   三、中间业务风险防范 第七章 中间业务创新与监管   一、巴林银行倒闭的启示   二、中间业务创新与监管的博弈分析   三、国际银行业对中间业务创新的监管   四、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中间业务创新的监管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