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号召与响应

号召与响应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游正林|
  • 商品条码: 97875426849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郝建秀小组”是一个成立于1952年的以当时 的纺织女工郝建秀的名字命名的生产小组。1952年 10月,它被评为青岛市的特等劳动模范小组。此后 ,在有关各方的不断培养、帮助下,它又一再被评 为青岛市级、山东省级(或部级)甚至国家级的先 进典型。这种现象绵延至今,已历时70年。那么, 它为什么能够保持其先进典型形象长盛不衰?本书 不但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透过关于它的诸多“被 表彰事件”深入探讨了中共努力调动工人阶级的劳 动积极性、竭力构建良好的工业生产秩序从而力求 尽快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过程。 本书既是给“郝建秀小组”立传,也是从一个 特定的角度给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纺织工业 的发展历程立传。
作者简介
游正林,男,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工会、劳资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学海》《社会》《社会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曾出版《西厂劳工》(2007)和《地方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软性调控》(2014)等学术专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思路与解释框架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四 相关资料的收集过程 五 全书的内容编排 第二章 “郝建秀工作法”的总结与推广 一 “郝建秀工作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郝建秀工作法”的总结过程 三 “郝建秀工作法”的推广过程 四 总结与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成为“纺织工业模范单位”(1952—1953) 一 向全国细纱工人挑战 二 厂长、副厂长公开做检讨 三 在“改三班”前后向全厂发起挑战 四 第一次给毛主席写信 五 被评为国棉六厂和青岛市的特等模范小组 六 第二次给毛主席写信 七 被评为“纺织工业模范单位” 八 团结教育进步慢的工人 九第三次给毛主席写信 第四章 两次被调查(1954—1957) 一 订立春节回乡公约 二 首次被调查 三 再次被调查 四 被作为典型事例汇报给毛主席 五 参加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章 迈向长期先进(1958—1961) 一 带头进行“高速生产” 二 参加“六比”红旗竞赛运动 三 创造佳绩向全国群英会献礼 四 被誉为“长期保持先进” 五 第三次被调查 第六章 迈向全面先进(1962—1966.5) 一 郝建秀大学毕业后回国棉六厂工作 二 拓展先进性的内容 三 参加“五好”竞赛运动 四 被誉为“长期先进、全面先进” 五 “革命话语”的再度兴起 第七章 激流猛进(1966.6—1976) 一 面临“抓革命,促生产”的新形势 二 战高温、开高速、夺高产 三 郝建秀再度被高度关注 四 被评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 五 教育、培养青年工人 六 加强班组管理,开展“五大员活动” 七 班组管理经验被总结、推广 八 被《人民日报》报道 第八章 迈进新时期(1977—1982) 一 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 二 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 三 被评为“青岛市模范集体” 四 “主人翁话语”的再度兴起 五 庆祝建组30周年 第九章 积极面对国营企业改革(1983—1992) 一 开创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 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 三 又面临新的形势 四 被评为“全国先进班组” 五 庆祝建组35周年 六 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班组” 七 庆祝建组40周年 第十章 积极面对市场化改革(1993—2002) 一 中共再次对工人阶级寄予高度期待 二 再次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 三 积极面对压锭、减员 四 给郝建秀写信 五 庆祝建组50周年 第十一章 积极面对企业重组改造(2003—2012) 一 两次受到郝建秀的看望 二 率先签订“改三班”意见书 三 面临企业重组改造 四 被命名为“工人先锋号” 五 被作为一个品牌来加以推广 六 被评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班组” 七 再次给郝建秀写信 八 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九 纪念建组60周年 第十二章 被易地再造(2013—2022) 一 被授予“全国纺织班组建设卓越贡献奖” 二 终结于“青纺联都市工业园” 三 被易地再造 四 庆祝建组70周年 第十三章 研究总结与进一步讨论 一 研究总结 二 进一步讨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