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 字数: 516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哈罗德·布鲁姆
  • 商品条码: 97875217564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8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他毕生都在捍卫文学传统的尊严和荣光! 文评泰斗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重磅作品 凝萃一生阅读经验的“文学回忆录” 以阅读对抗时间的摧残 以阅读进行人生挽歌式的沉思 本书是文学批评巨擘哈罗德?布鲁姆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书中,作者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 书中,布鲁姆的论战对象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阅读此书,就好比跟随作者经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将有幸看到当代最伟大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书中选入的西方经典自布鲁姆幼年时代就萦绕在他心头,至今依然它们依然鲜活: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华斯与济慈;从惠特曼与罗伯特·勃朗宁到乔伊斯和普鲁斯特;从托尔斯泰与叶芝到德尔摩·舒瓦茨与艾米·克兰皮特……其中不少作者他都在之前的著作中论及过,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将它们重新加以诠释,依然会给读者带来新鲜的观点
作者简介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1930年生于纽约,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代表作有《西方正典》(1994)、《如何读,为什么读》(2000)、《影响的剖析》(2011)等。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具原创性和最富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李小均,深圳大学教授,译有《语言与沉默》《不负责任的自我》《捍卫想象》《T. S. 艾略特的艺术》《村子里的陌生人》《阅读〈失乐园〉》《亡灵的对话》等。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她听到世界在创造出来之前的一个声音 1 声音之门:在废墟中增加一座神 3 卡巴拉诗歌 18 更多的生命:文学的赐福 38 摩西:崇高的沉默 44 《士师记》(13―16):参孙 49 声音的女儿:底波拉的战歌 54 大卫:“你就是那人” 60 希伯来先知 70 耶路撒冷的以赛亚: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77 诗篇 79 约伯:坚守立场 86 《雅歌》:“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 92 路得:“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 98 《传道书》:“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103 第二部分 自我的他视与莎士比亚式的崇高 107 自我的他视观和作为犹太人典型的夏洛克 109 庶子腓力普 117 约翰 · 福斯塔夫爵士的荣辱 122 哈姆莱特对莎士比亚的质疑 143 伊阿古和奥瑟罗:针锋相对 156 爱德伽和爱德蒙:斗戏 176 弄人和考狄利娅:爱的牺牲 185 《李尔王》:权威和宇宙失序 191 《麦克白》:成功地描绘一幅夜景 195 第三部分 挽歌季:约翰 · 弥尔顿、灵视一族 和维多利亚时代诗歌 199 本 · 琼生论莎士比亚和安德鲁 · 马维尔论弥尔顿 201 《失乐园》:新天地 211 《科马斯》:莎士比亚的影子 229 塞缪尔 · 约翰生博士:《弥尔顿传》 237 威廉 · 柯林斯:《诗性颂》 253 托马斯 · 格雷:作为局外人的诗人 259 身体的智慧与不智 265 威廉 · 布莱克的《弥尔顿》 273 威廉 · 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 278 威廉 · 华兹华斯:《永生的信息》 283 塞缪尔 · 泰勒 · 柯尔律治:《老水手行》 301 珀西 · 毕希 · 雪莱:《西风颂》 308 珀西 · 毕希 · 雪莱:《致云雀》 314 珀西 · 毕希 ·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22 拜伦爵士:《唐璜》 328 约翰 · 济慈:《夜莺颂》 340 约翰 · 济慈:《冷酷的妖女》 347 约翰 · 济慈:《秋颂》 351 托马斯 · 洛弗尔 · 贝多斯:《死亡的笑话》 357 阿尔弗雷德 · 丁尼生:《尤利西斯》 365 阿尔弗雷德 · 丁尼生:《提托诺斯》 371 阿尔弗雷德 · 丁尼生:《国王的叙事诗》 377 阿尔弗雷德 · 丁尼生:《亚瑟王之死》 385 罗伯特 · 勃朗宁:《加卢皮的托卡塔曲》 390 罗伯特 · 勃朗宁:《波琳》 396 勃朗宁:《罗兰公子来到了暗塔》 401 罗伯特 · 勃朗宁:《不断前进的塔米里斯》 406 乔治 · 梅瑞狄斯:《越过子午线之歌》 413 阿尔杰农 · 查尔斯 · 斯温伯恩:《八月》 416 第四部分 我们的天堂并不完美: 惠特曼与二十世纪美国诗歌 433 赞美诗与惠特曼 435 弗莱彻、惠特曼和美国崇高 492 最后的新鲜感:华莱士 · 史蒂文斯的《胡恩宫殿里的茶话》 498 华莱士 · 史蒂文斯:《雪人》 501 华莱士 · 史蒂文斯:《蒙哈榭花园》 506 埃德温 · 阿灵顿 · 罗宾逊:《卢克 · 哈弗格尔》 513 威廉 · 卡洛斯 · 威廉斯:《齐鸣》 519 阿奇 · 伦道夫 · 阿蒙斯:《空间》 527 哈特 · 克兰:《附体》 561 哈特 · 克兰:《致布鲁克林桥》 565 康拉德 · 艾肯:《成了》 568 理查德 · 埃伯哈特:《如果我只能近乎疯狂地活着》 588 威尔顿 · 基斯:《罗宾逊的种种面相》 595 梅 · 斯文森:《自然的肥臀》 604 德尔摩 · 舒瓦茨:《第一个秋夜和秋雨》 608 埃尔文 · 费曼:《朝圣高地》 612 约翰 · 阿什贝利:《在北方农庄》 631 约翰 · 惠尔莱特:《鱼食》 650 詹姆斯 · 梅里尔:《伊夫雷姆书》 660 杰伊 · 麦克弗森:《告别方舟》 674 艾米 · 克兰皮特:《隐士夜鸫》 684 结语 追忆似水年华 693 附录 人名译名对照 746 书名、剧作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译名对照 76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