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诠释

先秦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诠释

  • 字数: 24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隋思喜 著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69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从“礼乐之维”和“政治向度”对先秦儒道经典中的思想进行深度犁耕:
第一,我们把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理解为人生。
第二,我们理解先秦儒道为中国人所开显的人生是一种礼乐的人生。
第三,实现这一礼乐人生的关键在“政”。
第四,这种道德的政治的理想范式是“王道政治”。
第五,中国政治哲学作为一种“道德的政治”之类型,是由重德性的文化传统所造就的。
下篇则是按照礼乐之纬和政治向度的上述精神,对先秦儒道经典进行“掘井及泉”式的思想解读:
第一,通过掘井《大学》,开显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规模。
第二,通过掘井《论语》,开显儒家“道德的哲学”的思想典范。
第三,通过掘井《孟子》,开显儒家“道德主体性”的内在心性自觉超越之路。
第四,通过掘井《中庸》,开显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文化精神。
第五,通过掘井《荀子》,开显儒家“礼乐政治哲学”的基本范式。
第六,通过掘井《老子》,开显道家“自然的哲学”的思想典范。
第七,通过掘井《庄子》,开显道家“心灵逍遥”的自由精神。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儒道互补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一、沉思的自觉与解释的艺术
二、“道一德”·“仁一义”·“礼一法”的逻辑及精神
三、在自然与文化之间求取中道实相
第二章 《论语》:开辟价值之源
一、儒家之纲领
二、儒学之规模
三、儒者之生命
第三章 《孟子》:挺立道德主体
一、《孟子》的思想结构及其主要问题
二、“发明本心”:挺立道德主体的关键
三、“王道仁政”:道德主体的真正挺立
第四章 《荀子》:成就伦理世界
一、荀子哲学的基本性格
二、善群:礼乐政治的思想主题
三、礼乐之治的实践逻辑
第五章 《大学》:为学工夫纲目
一、《大学》之规模
二、《大学》之纲领
三、《大学》之条目
第六章 《中庸》:疏通思想境界
一、中庸的主旨:修道之谓教
二、中庸的思想:即本体、即工夫、即境界
三、中庸的实践:人道敏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