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基础理论研究

  • 字数: 3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蒋清华 著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43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必然产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环节。本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运用法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法规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党的领导的思想渊源、实证法规、关系构成和价值规范,旨在探索形成一个以领导权概念为起点、领导权关系为展开的法治理论分析框架,在依法治国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视域中对党领导什么、谁来领导、领导谁、怎么领导、为什么领导、如何规范领导等基本问题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上的回答,资料丰富、方法多样、勇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领导的思想论述梳理;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含义、特征和作用;领导法规制度的国法和党规渊源;党的领导权作为领导法规学基石范畴的证成;领导权主要内容的类型化建构;领导权的主体和对象及其双重结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人民为中心等领导法规制度的重要原则解析;党委决策制度的完善建议等,搭建起新时代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学理框架。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概述
第一节 领导与党的领导
一、领导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的领导思想
第二节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概念
一、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含义
二、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特征
三、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作用
第三节 领导法规学的构建
一、学科定位
二、研究价值
三、学术立场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形式渊源
第一节 宪法基础
一、宪法序言宣示党的领导地位
二、宪法规定的国体决定党的领导地位
三、宪法修正案第三十六条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党规和国法的规定
一、党章党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党的领导的规定
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党的领导的规定
三、党的领导法规制度与国法的衔接协调
第三节 领导法规制度的立规模式
一、党的领导制度化的学界方案
二、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正当性论证
三、提高党规制定质量
第三章 领导法规学的基石范畴:领导权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
一、反思“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分析框架
二、党的领导不能化约为党的执政
三、领导的政治和法律双重属性
第二节 领导权作为一个法学概念
一、领导权的三种用法
二、法学概念的成立要素
三、领导权与执政权的关系
第三节 领导权作为一种公权力类型
一、权力的基本观念
二、权威与权力
三、权力与权利
四、效力与实效
五、党的宪法地位与领导权
第四章 党的领导权的构成和实质
第一节 政治领导权
一、国法制定和实施意见权
二、国策制定和贯彻意见权
三、领导法规制定和执行权
第二节 组织领导权
一、政要提名权
二、干部监督权
三、党组设立权
第三节 思想领导权
一、价值判断权
二、舆论引导权
三、文艺主导权
第四节 领导权的实质:政治问题决策权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及其合理借用
二、政治问题的界定
第五章 党的领导权的主体和对象
第一节 领导权主体:“党”的具体化
一、基本主体:自立性党组织
二、辅助主体:嵌入性党组织
三、特殊形态:党政合设合署机构
四、领导权主体的集体性
第二节 领导权对象:“国家”和“社会”的具体化
一、“国家”的具体表达形式
二、“社会”:人民及其具体组织形态
第三节 领导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一、领导权主体的双重结构
二、领导权对象的双重结构
第六章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重要原则
第一节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的形成
二、职权独立前提下的总揽
三、职权制约基础上的协调
第二节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原则
一、决策三原则的形成和结构
二、决策民主: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
三、决策程序:正确决策的重要保障
四、决策责任的性质和归责事由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人权的视野
一、人权在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
二、全面深化改革举措的人权解读
三、政治权利与社会权利协同发展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法治研究的中国站位与制度自信
第二节 本书的贡献与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