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地方立法协商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地方立法协商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4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侯东德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1009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地方立法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本书考察了地方立法协商的理论依据和规范依据,并对各地立法协商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经验总结,探索了地方立法协商的实现路径、基本原则和基本工作制度,并提出了构建地方立法协商机制的具体措施。
作者简介
侯东德,男,1973年出生,四川绵阳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研究员,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律师、不错经济师、四川省评标专家,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出版专著《股东权的契约解释》一部,主编教材《票据法学》一部。在《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现代法学》、《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篇。主持重量课题、省部级课题三项,主研重量课题、省部级课题五项。主要研究领域: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城乡统筹发展。
目录
引言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地方立法权的界定
二、立法协商的界定
三、立法协商权的界定
第二章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与地方立法的关系考察
第一节地方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我国地方立法的发展及现存问题
二、地方立法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三、开展立法协商是地方立法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路径
第二节政治协商制度与地方立法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
二、人民政协参与立法协商的理论依据和规范依据
三、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的作用
四、地方立法中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应然存在
五、地方立法中政治协商制度的实然发展
第三章地方立法协商的理论基础:协商民主理论
第一节“协商民主”理论在国外——从起源到发展
一、雅典的“协商民主”
二、卢梭的“参与民主”
三、哈贝马斯的“商谈论”
四、约瑟夫?毕塞特提出的“协商民主”
五、曼宁的“协商民主理论”
第二节我国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综述
一、早期探索:中国协商民主的萌芽和初步形成(1921年7月到1946年6月)
二、协商共和:中国协商民主思想向深远方向发展,实践有了新的突破(1948年到1949年9月)
三、共商国是:中国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初步发展(1949年9月到1957年7月)
四、曲折与重生:中国协商民主思想与实践从曲折走向健康发展(1957年5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五、继往开来: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化形成,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第三节我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定义和实践条件
一、我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定义
二、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条件
第四节借鉴协商民主、推进人民政协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我国各地开展地方立法协商的经验总结
第五章我国开展地方立法协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六章地方立法协商的规范依据分析和风险估计
第七章地方立法政法协商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地方立法政治协商的法制化及其现实路径
第九章我国地方立法协商机制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立法文件建议稿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