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知识保护的权利设计与制度构建:以知识产权为中心

传统知识保护的权利设计与制度构建:以知识产权为中心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丁丽瑛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9518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的靠前、靠前形势及实践已表明,变革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探索和创设传统知识私权保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当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性的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根据传统知识对象的不同,提供可以利用的多种权利保护模式,并在同一种权利保护模式中配置多层次的保护措施。本书从传统知识保护对象界定入手,并对传统知识采用广义的定义方法;从需要、价值、权利三方面,分析传统知识利益形成、转化的正当性基础,阐述该利益向权利转化的制度条件和权利体系,证成传统知识财产权;释明传统知识保护的目标、思路与模式;提出传统知识保护议题下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利用和改造方案,并构架传统知识之上的特别权利保护制度。全书以利益平衡为主轴,加入传统知识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融合这一润滑剂,很终落脚于传统知识保护的制度构架。
作者简介
丁丽瑛,法学博士,1965年6月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现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2007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名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工程人选”,同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教学、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主持了教育部、司法部以及福建省、厦门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在《政法论坛》、《法律科学》、《厦门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了《知识产权法专论》、《知识产权法》等著作,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法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厦门市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
目录
主要缩略语索引
导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本书结构及研究重点
第一章 作为法律保护对象的传统知识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术语使用及其定义意义
    一、传统知识术语使用及概盒表述
    二、定义传统知识的意义
    三、本书“传统知识”指称对象的定位
  第二节 传统知识的内涵定义和范围说明
    一、传统知识的固有属性与法律特性
    二、传统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范围
  第三节 传统知识保护对象的确定
    一、传统知识保护对象确定上的分歧
   二、作为法律保护对象的传统知识的多层性与特定化
第四节  传统知识文献化的意义
   一、传统知识文献化的必要性
   二、传统知识文献化的方式和范围
  三、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传统知识利益权利化的应然基础
第一节 与传统知识相关的利益分析
   一、需要:传统知识利益的形成与根源
   二、价值:传统知识利益的表现、冲突和选择
  三、权利:传统知识利益的转化
第二节 传统知识利益向权利转化的正当性判断
    一、共识:传统知识价值的普遍承认与在先权利保护的正当性
    二、分歧:传统知识属性的不同诠释与财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三、妥协:传统知识衍生利用的惠益分享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多样性
  第三节 传统知识财产权的证成
    一、证成传统知识财产权正当性的基本思路
    二、财产、财产权概念对传统知识具有可适性
    三、传统知识财产权配置符合私有财产权的价值和原则
第三章 传统知识利益权利化的实然条件
  第一节 可实现性:传统知识与现行知识产权对象的契合与偏差
  ……
第四章  传统知识保护的目标、思路与模式
第五章  我国传统知识保护的立法和模式选择
第六章  传统知识保护议题下的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利用和改造
第七章  传统知识之上的特别权利保护制度构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