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

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

  • 字数: 3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陈友清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874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1997年至2007年十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法治实践中的法制冲突的专著。借助比较、典型案例解析和社会冲突理论等分析工具,多维度展示了“一国两制”法治实践中的宪政、立法、司法等法制冲突,探究了这种冲突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法学方法等成因,对冲突的制度、社会和理论效应作出了价值评价,探讨了一国两制宪政体制及其法律载体《基本法》的整合空间,对“一国两制”下法制冲突的向度进行了初步前瞻,独创性地提出了全球化、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大背景下的“中国法系”理论进路。
作者简介
陈友清,1962年出生,江苏兴化人,1978年入伍,大校军衔。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干事、秘书、副营长。教员、参谋,处长,现任广州军区港澳驻军事务办公室主任。南京陆军学校毕业,西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法律英语进修班结业,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普通法共同试证书,香港大学法学院专业证书。     主要从事法理学,军事法和“一国两制”法律问题研究,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加了付子堂教授主持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发展”国家项目和《宪政的哲学基础》的翻译。
目录
缩略语 引论 一、本书的逻辑起点 二、本书的主题和终极归宿 三、本书的研究视角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制冲突:法治实践的基本维度 一、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时期划分 二、法制冲突阶段 三、法制冲突主题 四、法制冲突主体 五、小结 第二章 冲突主题:个案的学理探微 一、法治实践的“宪法性危机”:“马维昆案” 二、一国两制下的宪政博弈:“居留权”系列案 三、中央立法在特区的实施:“国旗、区旗案” 四、特区的宪政义务:“落实基本法条立法案” 五、“政制改革案” 六、小结 第三章 冲突归因:法制转型与磨合 一、制度成因 二、意识形态成因 三、社会文化和心理成因 四、法学方法成因 五、小结 第四章 冲突与整合:法制冲突的效应 一、冲突的制度效应 二、冲突的社会效应 三、冲突的理论效应 四、小结 第五章 冲突与回应:宪政完善的空间 一、基本法救济的完善 二、宪法性惯例的宪政空间 三、具体制度和机制建构 第六章 冲突与发展:宪政及理论向度 一、现实向度:冲突仍将存续 二、宪政向度:冲突的宪法裁判 三、理论向度:“大中国法学”与“中国法系” 结语 余论:香港的中国使命与“中国法系”的理论进路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