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生学习权及其救济研究

大学生学习权及其救济研究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倪洪涛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06727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习型社会”和“国民教育权”理论的提出,以及教育民主化改革的推行,使得“学习权”理论应运而生,最终促成了教育理念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的飞跃。
    学习权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现代大学生学习权是一项带有社会权属性的自由权。无论是国家立法权、行政权还是司法权的介入,或多或少都有悖于大学自治。面对大学学术事务,司法无论在审查范围还是审查强度上都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申诉裁判权作为大学的一项传统自治权,在国家垄断司法的现代社会亦应受到应有的尊重。
    为大学生学习权有效保障计,学术自由内在价值和大学自治的基本精神也决定了,应该确立大学生申诉在学习权救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
    倪洪涛,男,汉族,1974年生,河南禹州人。湘潭大学法学院毕业,并分别于2002年、2008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上学位。自2002年起在湘潭大学法学院执教,现任湘潭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管法务),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牛导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长沙分所执业律师。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科研与实务工作。以“质疑大桥收费、维护公民权益”当选“2008年度湖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2009年入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任《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行政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合著两部,参编教材近十部,主持教育部、司法部课题各一项。
目录

导言  背景与立场
  第一节  研究的范畴与对象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与预期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理论前提:从学术自由到大学自治
  第一节  学术自由的内涵析要
  第二节  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
    一、国外“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简介
    二、中国“学术自由”宪法依据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为什么“学术”必须“自由”
    一、探究客观真理或高深学问是学术自由保障的内在要求
    二、道德责任是学术自由保障的伦理依据
    三、“独立文化”是学术自由保障的必然结果
  第四节  大学自治的由来及其构造
  第五节  大学自治的内容与范围
  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权:从自由权到社会权
  第一节  学习权理论的产生及其背景
    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
    二、“国民教育权”理论的出现
    三、教育民主化改革的推行
  第二节  我国“受教育权”理论商榷
    一、它淡化了学习权作为一项自由权的固有属性
    二、它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
    三、它不利于学习者平等观念的养成和人性尊严的确立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权的权利属性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权的宪法依据
  第五节  大学生学习权的类型化
    一、自主学习权和协助学习权
    二、考生的学习权、新生的学习权和注册学生的学习权
    三、学习自由权、学习社会权和学习相关权
  第六节  我国现行大学生学习权法律规范体系评析
  第七节  两个阶段学生学习权之比较
  小结
第三章  学习权救济的前提:法律保留对校规的适用边界
  第一节  有限“法律保留”的必要性
    一、“福利法治国”的深刻影响
    二、“制度性保障”理论的逻辑必然
    三、基本权利“内在制约法则”使然
    四、高等教育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有限法律保留”的边界
    一、“有限法律保留”的整体定位
    二、一种学习权视角的解读
  第三节  “校规”类型化规制的路径选择
    一、“校规”性质的再认识
    二、“校规”的分类规制
    三、案例分析与前瞻
  小结
第四章  学习权救济的关键:司法审查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司法审查有限介入的可能性
  第二节  司法审查有限介入的现实障碍
    一、大学“自治规章  ”审查机制的缺失
    二、“内部行政行为”理论的思想禁锢
    三、我国行政主体的理论困境
    四、教育部门规章  的压挤效应
  第三节  有限司法审查介入的广度
    一、主流观点的梳理
    二、代表性理论批判
    三、司法审查范围的再认识
  第四节  司法审查有限介入的前提性原则
    一、穷尽行政救济原则
    二、成熟原则
  第五节  有限司法审查介入的强度
    一、学习相关权案件的审查强度——“严格审查标准”
    二、“学术性事项”的审查强度——“合理性审查标准”
    三、“行政性事项”的审查强度——“中度审查标准”
    小结
第五章  学习权救济的主导:大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申诉的制度化沿革
  第二节  大学生申诉的制度内涵
  第三节  确立申诉在学习权救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的缘由
    一、大学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二、大学精神和司法审查有限性的内在要求
    三、大学生学习权保障的现实需要
  第四节  我国大学生申诉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一、申诉受案范围的拓展
    二、“学申委”组织结构的优化
    三、申诉决定效力的校内终局性
    四、申诉程序的司法化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