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践商谈与理性参与

实践商谈与理性参与

  • 字数: 2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朱志昊 著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7216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立法法理学(Legisprudence),顾名思义即立法的法理学,它是用法律理论的方法及视角研究立法及其过程,并促进立法完善的一门学问,其学术旨趣在于探求理性的立法理论。
国内目前有关立法法理学的研究仅有极少量翻译资料及论文,无体系化的研究成果,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本书在国内算是最早的关于立法法理学的专门研究成果。将立法法理学研究推向深入,为完善中国立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朱志昊 1984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人;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连续出版物《地方法制评论》执行主编,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理事。主攻方向为法理学、立法学、政治哲学。已在《政治学研究》、《政治与法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比较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编著《法学研究方法》。
目录
绪论 社会稳定与立法主义法治
第一节 法治与社会稳定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治的镜像特征
第三节 法治司法主义倾向的困境
第四节 内在义务感:权力与服从者的纽带
第五节 立法主义法治:立法作为长效治理机制
第一章 背景与意义:立法科学化问题简述
第一节 “立法科学化”概念的背景
第二节 “立法科学化”概念的意义
第三节 “立法科学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法律本质:立法科学化的前提重述
第一节 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学术争鸣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国家、人、制度:法本质问题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立法与法律本质
第三章 客观社会规律:立法科学化的中介概念
第一节 从“真”到“有效”:立法视野下的真理问题
第二节 社会规律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第四节 立法与客观的社会规律
第四章 科学:立法科学化的核心话语
第一节 启蒙语境之下的中国科学话语
第二节 现代性背景下的西方科学话语
第三节 科学的合理性之维
第五章 公共理性:立法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商谈理论视野下的立法科学化
第二节 立法科学化:理性的公共运用
第六章 公共参与:理性国家与理性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理性国家与理性社会
第二节 作为国家与社会互动方式的公共参与
第三节 公共参与的制度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