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华侨法律研究

近代华侨法律研究

  • 字数: 1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马慧玥 著;何勤华 丛书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777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近代史中,华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特别是民国以来,华侨的法律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华侨政策与法律也不断推陈出新,备受重视。本书从华侨管理、华侨权益保护、华侨参政权、华侨投资及教育等方面入手,探究华侨法律与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将华侨法律问题置于中国近代史的宏观背景下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马慧玥,女,1980年出生。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专业方向为比较法律文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华侨是怎样产生的
第一节古代:外贸与住番
第二节近代:革命与华侨
第二章侨务主管机构
第一节国内侨务管理机构
第二节驻外机构
第三节国民党中央海外部与海外支部
第三章华侨管理与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华侨管理
第二节华侨保护
第四章华侨参政相关问题
第一节华侨归国参政
第二节华侨代议权第五章华侨投资与教育相关法律
第一节华侨投资
第二节华侨教育
参考书目
摘要
丛书总序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国法或西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方面的系列丛书可谓琳琅满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学部分,1981年)及“法学译丛”(200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外国法律文库”(1991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当代法学名著译丛”(1990年)及“美国法律文库”(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1998年)、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西方法哲学文库”(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界法学名著译丛”(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2008年),等等。     然而,在上述众多的系列丛书中,真正冠以“比较法”字样的丛书还不是很多。的确,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我国也先后出版了诸如:茨威格特和克茨的《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勒内·达维德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梅利曼的《大陆法系》(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大木雅夫的《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比较法方面的经典。但是,出版这些著作大多都是当时一种零星的、偶尔的出版行为,并非系统策划的比较法系列丛书。   众所周知,21世纪的中国已步入法治建设的攻坚阶段。今后,对于外国法的吸收、借鉴和移植将是我国一项大量的、经常性的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发达的比较法研究。而当下我国比较法著作缺乏出版途径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比较法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加强比较法方面的研究和出版,成为我国学界和出版界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有鉴于此,法律出版社高瞻远瞩,勇挑重担,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同策划、出版一套《比较法文丛》,以期为我国比较法的研究和出版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丛以扶植中青年学者,尤其是法学博士、博士后,为这些法学新秀提供一个出版的平台为目的。为此,特选择一批国内最新且富有特色的比较法著作进行出版,同时,也可容纳部分纯粹的外国法方面的译著、专著。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第一,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国内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国内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于华政人可居 2010年9月19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