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晚清中国西部的贸易与旅行

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晚清中国西部的贸易与旅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英】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 著 谢应光 译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131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晚清中国西部的贸易与旅行》一书主要记述了英国人立德乐于清末时期,经过艰苦努力、穿越长江三峡到达重庆的旅行过程,描写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书中实际叙述了3次航行。靠前次是1883年从上海至重庆的航行。第二次是同年从重庆顺流而下返回汉口的航行。第三次是1898年作者率领轮船利川号逆流而上到重庆的航行,这是轮船首航到重庆。同时,也描写了重庆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作者的目的是要让轮船开行到重庆,开拓四川市场,扩充英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作者还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如船民生计、宗教信仰和传教、妇女缠足、风水迷信、种植和吸食鸦片、开矿和地方工商经济等问题。作者对中国劳动人民[尤其是四川(重庆)人民]抱有普遍的好感,对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及其各级官吏的腐败无能进行了一定揭露。
目录
重庆史就是中国史、世界史――《全球视野下的近代重庆丛书》总序 周勇
本土和全球化视野的双重观察:立德乐和他的《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晚清中国西部的贸易与旅行》 周勇 惠科
第三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英国的势力范围
插图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中国人的政府―革命―贸易―税收―我们存四川的利益―进口与出口―所有省份的贸易比较
第二章 从上海到宜昌
从上海到汉口―汉口―长江上的一条船―沙市―湖北平原―一条四川的内河船―洪泛区―到山区的通道―宜昌
第三章 宜昌及其郊区
外国人居民―用水獭捕鱼―“风水”―砾石乡村―龙王洞―地
下湖―“天穹”―惊人的一瞥―云雾山―中国的农舍―意想不
到的殷勤招待―主人和仆人―富足的地方―伐木工人―攀登峭
壁―中国的村庄―道观―壮丽的景象―攀登金顶―中国蜡烛―
一张旅馆账单―木桥―回到宜昌
第四章 逆流而上过三峡
向长江三峡出发―旅游者刻写的铭文―一个采石场―轻舟的好处―一所寺庙学校―一个“风水”问题
第五章 在四川
夔州的海关―关口―厘金卡与地方官吏―干旱季节―夔州的无娴煤―访问一个官员―音乐会―对船只的管理
第六章 到重庆去
铁工―作人口调查―古忠州旧址―一场求雨的戏―砍伐森林―丰都―中国冥王的庙宇―清州―长州―第一次看见重庆
第七章 重庆(一)
天气―早晨的拜访―访问―农舍―一条好路―一顿乏味的饭―不讲个人卫生―董家―再谈“风水”―一个故事―碑文
第八章 重庆(二)
同到城里―天主教和其他教团―中国内陆传教情况―当地邮
政―一座道观―传教士紧缺―中国的银行―一座短命的城镇―
跨越长汀―天主教大教堂―重庆迷人的周围环境―城内之肮
脏―乏味的傍晚―下棋―麦芽酒―一座公园―城墙―传教士们的缓慢进步
第九章 重庆(三)
小马―丝绸纺织―史前的洞穴―一座精致的乡间宅邸―一个天
主教小教堂―一个佛教哲人―煤矿坑―煤的开采和运输成本―
一场收同煤矿的混战―通风―一个巨大的煤田―一家农舍―吸
鸦片娴―灵活的小马―乘船返同―美景―一些传说―汀水上
涨―贸易行会―另一座乡间宅邸―重庆人的客套―妇女们的
脚一满族人―一顿仿冒的欧式盛宴
第十章 顺流而下的航行
辞行―一艘拥挤的船―转到一艘运盐的帆船上―一场奇遇―岩
石上的一日―假茶―帆船的装备―再谈峡谷―停船过夜―几
次耽搁―转到―艘五板船上―汀上盗匪―丰都
第十一章 汉口
同到宜昌―汉口―汀中的变化―救生艇―事故―中国的“觉醒”―老普林尼论中国人
第十二章 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长度和落差―三角洲的扩大―汀水的流向―峡谷和险滩―缺少道路―煤田―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矿产资源
第十三章 云阳新滩
大塌方―地震现象―治理这个险滩的步骤―需要海事调查
第十四章 轮船首航长江上游
轮船在四川航行的可行性―关于1898年第一次乘轮船通过险滩到长汀上游去的叙述―评论
附录 祝贺与欢迎辞――存第一艘轮船到达重庆港之际(1898年3月8日于重庆)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