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法系的和谐理念

中华法系的和谐理念

  • 字数: 2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潘丽萍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69484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华法系的灵魂--“和谐”理念问题的历史分析与现实的考察,而且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近代、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批判与反思,探讨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特性,以及我国近代以来法律发展的内在冲突之概源,从而就中华法和谐理念的当代构建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本书的论述建立以下几个前提基础之上:     第一,以特定时期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效果为研究载体。     第二,以“法的理念”为研究切入点,并在价值层面的意义上使用“法的理念”概念。     第三,力求以法文化现代化的“主体性的中国”为根基。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将运用批判和反思的方法论,具体地说就是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潘丽萍,1962年9月生。1986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的获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闽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伦理、法文化。曾发表《法的合法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文化》、《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我国法文化的近代转型及其价值理念变迁》等三十余篇学术论文。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项,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参加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一项。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系统形成   一、和谐-无讼-伦理和谐   二、和谐:中华法系的目的性理念   三、无讼:中华法系的工具性理念   四、伦理和谐:中华法系的终极理念 第二章  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分析   一、评价法的价值理念的一般标准   二、中华法第和谐理念的历史合理性   三、中华法第和谐理念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近代变迁   一、中华法系和谐理念近代变迁的内在根据   二、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近代变迁   三、对中华法系和谐理念近代变迁的反思 第四章  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现代命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的价值理念的演变与发展   二、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现实性分析   三、和谐社会与法的价值理念变革 第五章  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古代形态、近代形态和现代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异化”: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古代形态、近代形态和现代形态的比较与启示之一   二、法律的道德批判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中华法系和谐理念的古代形态、近代形态和现代形态的比较与启示之二   第六章  结语:对“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当代构建”问题的思考   一、“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当代构建”的内涵   二、“中华法系和谐理论的当代构建”的可能性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