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

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

  • 字数: 2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赵琳琳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37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澳门的法律改革独具特色,一方面要保持欧陆传统的特色,另一方面社会飞速发展给本地带来了新的挑战,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澳门的法律改革尤其是刑事法改革就在这两个方面之间艰难前行,这一过程值得记录和反思。此外,随着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交往的日益深入,区际刑事司法互助工作的滞后也值得关注。《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澳门刑事法改革研究 》分为四章:靠前章是澳门刑事实体法改革;第二章是澳门刑事程序法改革;第三章是澳门司法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第四章是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区际刑事司法互助。
作者简介
赵琳琳,法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澳门刑事法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司法制度。已出版专著《澳门司法制度新论》及《刑事冤案问题研究》,参与《自治与他治:澳门的行政、司法与社团(1553-1999)》、《刑事诉讼法学》等著作或教材的撰写,在《法学》《政法论坛》《澳门法学》《澳门研究》《澳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或参与重量、省部级、澳门本地的科研课题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澳门刑事实体法改革
第一节恶意欠薪,罚金刑易科自由刑
一、罚金刑自身存在的缺陷
二、针对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质疑
三、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相关配套措施
第二节“天眼”监控与个人资料保护
一、“天眼”监控之主要功能
二、“天眼”监控之局限性
三、“天眼”监控之规制
四、关于监控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
第三节保留家暴半公罪的意义
一、体现两极化的刑事政策
二、反映刑法谦抑的要求
三、平衡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
四、节约司法资源
五、符合中华传统文化
六、顺应恢复性司法的潮流
七、结论
第四节“非礼”入刑问题
一、治理“非礼”的必要性
二、宜采取特别法的立法方式
三、合理界定“性骚扰罪”的范围
四、相关处罚应具有区分度
五、加强预防更重要
第五节刑事被害人保护研究
一、澳门刑事被害人保护之现状
二、内地刑事被害人保护之现状
三、内地与澳门刑事被害人保护之比较
四、内地与澳门刑事被害人保护之未来
第六节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
一、立法模式特别化
二、参与主体多样化
三、教育监管措施多元化
四、监管程序规范化
五、教育监管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最新发展趋势
六、澳门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对内地的借鉴意义
七、结语
第七节澳门立法会选举法中的刑事处罚
一、澳门选举犯罪之概述
二、澳门选举犯罪之具体罪名
三、澳门选举犯罪之刑事程序
第二章澳门刑事程序法改革
第一节维护国家安全法的相关刑事程序问题
一、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侦查主体
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审判管辖
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办案实施细则
第二节刑事预审制度改革
一、澳门刑事预审制度及其评价
二、外国关于刑事预审制度的改革简况
三、澳门刑事预审制度的改革设想
第三节刑事特别程序之优化
一、特别程序与简易程序之辨析
二、修改澳门特别诉讼程序之具体设想
三、当今世界刑事特别诉讼程序的发展趋势
四、在澳门刑事司法中引入协商机制
五、改革澳门刑事特别程序的具体思路
第四节完善澳门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意见
一、修改制度名称
二、完善审查标准
三、提升法律援助的质量
四、开拓新的援助方式
第五节澳门污点证人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一、澳门污点证人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其缺憾
二、香港污点证人制度成功实践的原因分析
三、澳门污点证人制度的出路
第六节隐匿身份实施侦查之程序规制
一、严格限制适用范围:明确列举犯罪类型
二、遵循正当程序:坚持比例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
三、畅通救济渠道: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七节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
一、羁押的适用对象
二、羁押的适用原则
三、羁押的审查程序
四、羁押的救济程序
五、澳门羁押审查机制对内地之启示
第八节澳门刑事诉讼法仍有完善空间
一、修改澳门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
二、澳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制约因素
三、澳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论基础
四、在保持现行法典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修改的建议
第三章澳门司法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一节从法官与民众的距离说起
一、司法独立的内涵
二、法官应和社交生活保持一定距离
三、司法审判应受社会监督
四、陪审制与参审制的功能
五、判决书的意义
第二节司法独立与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平衡
一、言论自由与司法民主
二、言论自由与司法理性
三、言论自由与司法公正
四、革新公开审判的方式
五、媒体及公众的自我约束
第三节民事诉讼分流机制之完善
一、民事简易程序改革
二、轻微民事案件法庭
三、发展并衔接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
四、结论
第四节推进诉讼电子化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呼唤电子诉讼
二、建立网上声请和查询平台
三、运用电子通信技术实施诉讼行为
四、设置民事诉讼电子简易程序
第五节澳门赔偿制度之完善
一、赔偿的归责原则
二、赔偿的种类和范围
三、赔偿的方式及标准
四、赔偿的程序
第六节ADR的推广适用
一、关于ADR
二、ADR在澳门适用的现状
三、推广仲裁
四、加强调解
第七节健全消费争议解决机制
一、消费争议仲裁中心
二、目前澳门消费仲裁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三、澳门消费仲裁之推广与完善
第八节反思交通事故解决机制
一、澳门交通案件的现状
二、建立交通案件法庭
三、尝试交通事故仲裁
四、鼓励交通事故调解
五、设立交通事故受害人援助计划基金
第九节社会工作者参与调解的机制
一、澳门社工参与调解之相关立法
二、澳门社工参与调解之必要性
三、澳门社工参与调解之可行性
四、澳门社工参与调解之展望
第四章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区际刑事司法互助
第一节澳门与内地刑事司法协助的难点与对策
一、澳门与内地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
二、澳门与内地刑事司法协助的难点
三、澳门与内地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二节区际刑事司法中赃款赃物的移交
一、关于赃款赃物的范围和移交情形
二、赃款赃物移交之现状
三、国际公约中的资产追回机制
四、赃款赃物的移交流程
五、完善没收程序
六、确立收益分享机制
第三节区际刑事司法合作视野下的特殊侦查
一、国际公约中的特殊侦查
二、内地和澳门特殊侦查之立法与司法现状
三、内地与澳门特殊侦查制度之完善
第四节跨境金融犯罪刑事程序若干问题
一、跨境金融犯罪的形势
二、取证难
三、质证和认证难
四、加强区际立法合作与司法协助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总序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安身立命之所,却都愿与真理同在,与正义同在,与慈悲同在,与幸福同在,归属同一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在机遇迭出的大分流时代,我们期望以绵薄之力,于形形色色的学术文丛中,再造一套跨域法政文丛,试图打破学科壁垒,消除职业区隔,超越空间边界,提供更具开放精神的学术平台,促进同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其他学术文丛相比,跨域法政文丛期望秉持以下特质:其一,作者之跨域。文丛汇聚各方才俊,所涉议题关乎法政。今日中国法政之研究事业,固然仍有必要移译西学资源,但也有必要扶植原创成果。文丛作者均在跨域文化中历练人生,或有负篋异域的学习背景,或有辗转各方的工作经历,既熟稔异域文化,亦体察在地语境,所涉领域更具国际视野,所事内容更具开放精神,所得成果更具原创价值。其二,选题之跨域。文丛选题强调跨域性质,借此避免泯然于众。所谓跨域性质大抵有二:一是内容跨越不同法域;二是方法跨越不同学科。前者致力展示涉及港澳法律与比较法的新风貌。其中既有纵向钻研港澳法律的研究,亦有横向进行比较观察的研究,借此展示跨域的深度。后者强调横贯至少两个学科,使研究内容既在法政问题之内,亦在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伦理等领域发生关联之处,借此呈现跨域的广度。其三,影响之跨域。文丛期望产生的影响,契合前述选题之跨域性质。空间意义的跨域选题,更注重制度性的法政研究,有望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制度建构提供镜鉴;学科意义的跨域选题,更注重方法性的法政研究,有望为纷繁复杂以至牵涉各科的问题意识提供参考。事实上,空间意义与学科意义的跨域,在本套文丛中并非截然对垒。文丛第一辑及后续各辑,大多同时交织两种性质的跨域,亦将因之产生两种性质的影响。职是之故,文丛集跨域之才俊,汇跨域之选题,求跨域之影响,根在于斯,长在于斯,倘获同人关照,假以时日栽培,必有蔚然生机,终在枝头绽放。何志辉序言在1999年回归祖国前,澳门已经陆续开展法律的本地化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澳门法律本地化的工作涉及法律的清理、修改、制定等诸多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自2008年9月开始在澳门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亲眼目睹和参与了澳门法律本地化的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不过,由于专业所限,笔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司法改革及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在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澳门的法律改革独具特色:一方面,澳门法律大多照搬自葡萄牙,为了维护法律体系的整体协调性,需要保持原有的欧陆传统特色;另一方面,澳门回归后,社会飞速发展给本地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法律的本地化工作需要不断深入推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澳门的法律改革尤其是刑事法的改革就在这两方面之间摸索前行,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一过程非常值得记录和反思。此外,随着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交往的日益频繁,跨境犯罪趋于严重,但区际刑事司法互助工作相对滞后,基本没有建立成套的制度,这一问题也逐渐引起各方关注。因此,本书将分成四章:第一章是澳门刑事实体法改革。澳门刑事实体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回归以来刑法典未作大修改,主要以特别刑法的方式进行了立法和修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防治犯罪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二章是澳门刑事程序法改革。和实体法相比,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在回归后进行过一次较大的修订,主要集中在刑事特别诉讼程序,目的是提高诉讼效率,但其他方面几乎未作修改。第三章是澳门司法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由于澳门司法现状是诉讼效率整体不高,近年来的修改主要围绕简化诉讼程序、减少案件积压等方面展开,同时也在推广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第四章是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区际刑事司法互助,主要结合跨境刑事司法协助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总而言之,澳门虽然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其法律对欧陆传统的继受体现了独特之处。可以说,澳门法律也是我们了解欧洲大陆法律的一个窗口,许多制度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笔者在教学和研究中常常深受启发。当然,也必须看到,当欧洲大陆某些国家对相关制度及时修改或废止之后,澳门有时候并没有跟进,或者没有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相应的处理。长此以往,不利于构建具有澳门特区特色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因此,本书取名《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澳门刑事法改革研究》。笔者认为,澳门的刑事法改革、司法改革或者其他法律改革,既要保持欧陆传统的精髓,也要与时俱进,回应本土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两者之间适当兼顾,在海峡两岸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法律特色。本书收录了部分笔者自2008年至2017年近十年间发表的有关澳门刑事法、司法改革和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论文,并结合澳门法律改革进度重新修改和完善;此外,还有笔者仍在思考和研究中的课题。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对澳门法仍然在学习过程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最后,特别感谢澳门基金会对本书出版的资助和一直以来对本澳法学研究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法律出版社的精心安排和辛勤劳动,感谢澳门科技大学的领导及同事!感谢澳门法律工作者联合会、澳门漆江法律学社、澳门刑事法研究会等社团的领导和朋友们,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这里就不一一写出你们的名字了。本书也是“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成果之一,谢谢各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