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证据法学

证据法学

  • 字数: 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樊崇义 著
  • 出版日期: 200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328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     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     三、新中国证据法学体系示例     四、本书的体系安排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融合研究的方法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的方法     五、分析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     三、对自加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     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第三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与诉讼证据     二、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证据的客观性     二、证据的关联性     三、证据的合法性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第四章  证据的种类   第一节  物证   第二节  书征   第三节  证人证言   第四书被害人的陈述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第六节  当事人的陈述   第七节  鉴定结论   第八节  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   第九节  视听资料 第五章  证据的分类   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第三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第四节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第五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第六节  本证和反证 第六章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     第二节  证据的保全 第七章  证明概述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第二节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 第八章  证明对象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述     第二节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第九章  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二、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   三、证明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四、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概念   五、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承担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二、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三、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第十章  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     二、证明标准的理论概括与争论     三、外国立法中的证明标准   第二节  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我国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规定     二、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     三、我国证明标准的适用 第十一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内容   第三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第十二章  推定和司法认知   第一节  推定   第二节  司法认知 第十三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的概念、意义   第二节  证据规则的内容(节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