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专利无效判定及其衔接机制研究

专利无效判定及其衔接机制研究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易玲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304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坚持行政机关判断专利有效性与司法机关判断专利侵权诉讼相分离的二元构造,侵权纠纷与权利有效性无法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解决,因而日益呈现出循环诉讼与中止诉讼的弊端。学界部分学者对该问题有所涉猎,但都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提出赋予法院在侵权诉讼中判断专利有效性的权力。作者通过实证研究,突破了学界对循环诉讼、中止诉讼认知的固化思维,对“赋予法院判断专利效力的权力”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因而撰写本书进行系统阐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作者简介
易玲,女,汉族,1980年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士学位 ,2007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湘潭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博士学位,2012年~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知识产权法方向研究,2017年~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到美国东北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专项课题研究,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及多次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知识产权局软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系列论文曾发表在《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知识产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曾获得“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南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班导师;湖南省永雄奖助学金优秀班导师奖;第47届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面上项目一等奖。现为湖南省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诉讼法学会理事,湖南省民商法学会理事,湖南省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
目录
目录第1章  专利权及其确定性探究1.1  专利权之起源及特殊权利形态探讨1.1.1  专利权的起源:从“荣公好专利”谈起1.1.2  专利权在我国宪法中的法律地位1.1.3  私法范畴下的专利权与物权1.1.4  无体财产权范畴下的专利权与债权1.2  专利权之确定性问题1.2.1  专利确权产生的根源:客体的“无形性”1.2.2  专利权与物权具有利益扩张上的差异1.2.3  专利权范围及不确定性1.2.4  专利权侵权形态之差异1.3  小结第2章  对现行专利无效判定二元构造之评析2.1  “专利无效判定”讨论范围的界定及其问题点2.1.1  专利无效判定之讨论范围的界定2.1.2  专利无效判定问题之所在2.2  专利无效判定行为之法律性质2.2.1  关于专利授权行为性质的争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学说2.2.2  我国有关专利无效判定行为性质的争论及其理由2.2.3  定性为“民事确权”的不合理及其理由2.2.4  定性为“虚假合同解除程序”的不合理及其理由2.2.5  专利无效判定行为性质的准确定位2.3  专利无效判定机制二元构造之困惑一:“循环诉讼”2.3.1  问题的缘起:“循环诉讼”相关的几个案例2.3.2  学界的争点及评析2.3.3  “循环诉讼”并非循环:从解决两大现实难题展开2.4  专利无效判定二元构造之困惑二:“中止诉讼”2.4.1  “八年维权”之路:“武汉晶源”案的思考2.4.2  中止诉讼的典型案例:本田株式会社诉双环股份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2.4.3  二元构造下侵权诉讼与专利无效判定程序关系之嬗变2.4.4  “中止诉讼”所带来的弊端及其评价2.5  成因分析:三大关系的平衡与协调2.5.1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2.5.2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配与制衡2.5.3  公平与效率价值之博弈2.6  小结第3章  专利司法判定之一元构造评析3.1  侵权诉讼法院司法判定的外部条件:兼谈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制改革3.1.1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制的历史沿革3.1.2  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优化发展3.2  专利侵权诉讼中司法判定之优势及其发展趋势3.2.1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现有技术抗辩3.2.2  专利侵权诉讼中司法判定之优势所在3.3  专利侵权诉讼中司法判定之世界发展趋势3.3.1  专利侵权诉讼中司法判定所面临的挑战3.3.2  司法判定之效力:对世性和相对性3.3.3  有效性问题之行政与司法两者判定的矛盾3.3.4  专利有效性司法审查之专业技术能力挑战3.4  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对优化衔接机制所产生的影响3.4.1  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的必要性及其价值3.4.2  评中国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之“三审合一”模式3.4.3  境外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模式的考察3.4.4  理想主义模式及其问题3.5  追本溯源:现代行政权和司法权界限与运作规律的中国语境3.5.1  关于行政与司法作用分担的新观点3.5.2  有限的司法审查之中国语境3.6  小结第4章  美国及日本专利无效判定问题之参酌4.1  美国专利无效判定二元构造:专利无效诉讼与再审查4.1.1  审查专利有效性机制4.1.2  专利权有效性推定原则4.1.3  法院就专利有效性之判断效力:Blonder-Tongue案之第三人效力4.1.4  专利商标局就专利有效性之判断:再审查制度4.1.5  侵权诉讼与再审查程序之比较与协调4.1.6  美国的最新发展:以2011年《美国专利法案》修改为视点4.2  日本专利无效判定机制4.2.1  日本专利无效判定程序的嬗变:从二元构造到专利有效性一元判定4.2.2  日本特许厅之专利无效审查制度4.2.3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之专利无效诉讼审查模式4.2.4  专利无效性判断之新发展:评《日本专利法》第104条之34.2.5  日本专利无效判定机制的回归:2011年《日本专利法》第104条之44.3  对美国、日本专利无效判定模式的评价及启示4.3.1  强化专利行政复审机制之美国模式4.3.2  行政、司法无效判定并行之日本模式4.3.3  对我国的启示4.4  小结第5章  专利无效判定机制的实证研究与制度之选5.1  二元构造下专利无效判定及诉讼之衔接现状5.1.1  调研相关数据统计5.1.2  二元构造下“循环诉讼”的破除和中止诉讼的防范5.2  专利确权机制二元构造模式之现实选择5.2.1  侵权诉讼法院专利司法判定优势与改革成本5.2.2  专利无效行政判定的优势与不足5.2.3  专利无效判定二元构造的现实选择5.3  专利无效判定程序与侵权诉讼程序衔接之可选路径探讨5.3.1  在专利行政诉讼中专利复审委不作为被告,有效节约行政资源5.3.2  专利行政诉讼省略一个审级,合理布局行政与民事程序的衔接5.3.3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诉讼中允许进行无效抗辩,提高专利纠纷的解决效率致  谢1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