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

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

  • 字数: 2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王思杰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4253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通过研究希伯来圣经的文本,发掘、复原、展现古以色列民族的审判形态及审判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上古民族审判及律法存在、实施的样态;发现古以色列审判观对人类法律和文明史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王思杰,1987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法学博士。著有《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在《理论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现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学。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说明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具体细节的界定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相关基础研究
二、古代法典、条约研究
三、希伯来圣经的概括研究
四、希伯来圣经的分野研究
第一章希伯来圣经文本的证据效力
第一节写作年代的测定:底本假说
一、现代圣经鉴定学的基础:底本假说
二、底本假说采用的方法、观点与争议
三、底本假说的批判
第二节考古学证据
一、早期希伯来人活动的蛛丝马迹
二、征服迦南与士师时代
三、赫梯条约模式:经卷文本的证据力
四、敌人的碑铭:《列王纪》记载的真实性
第三节证据效力的判断与“申典历史观”
一、证据效力的判断
二、与人类学成果的互推和证据效力
三、“申典历史观”:从五经到《列王纪》的一贯性问题
小结
第二章摩西律法与审判架构
第一节摩西律法中的审判原则
一、审判的根本原则:十诫
二、审判的价值原则:公义的审判
三、审判的具象原则:道德性原则,保护人身财产权利原则
四、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
第二节摩西律法中的审判制度(上)
一、审判者
二、审判的方法
三、赎罪意识与赔偿制度
第三节摩西律法中的审判制度(下)
一、证据规则
二、管辖与执行
三、逃城
四、摩西律法的规定与《汉穆拉比法典》之比较
小结
第三章约书亚征服与士师时代的审判实践
第一节背景介绍
一、时代之幕:征服与激荡
二、士师与审判的职责
三、对士师及其审判职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
第二节五经与《约书亚记》之审判案例分析
一、渎神者:埃及人之子石刑案
二、天诛:可拉党人案
三、圣洁:摩押女子引诱案
四、约书亚的审判:亚干案
第三节《约书亚记》与《士师记》所涉审判因素分析
一、圣约与审判
二、《士师记》的逻辑线
三、对讨伐便雅悯事件的分析
小结
第四章申典历史与以色列审判意识形态的形成
第一节申典历史
一、《申命记》的独特性
二、申典历史的学说
三、申典历史的背景解释
四、申典历史观的意义与内涵
第二节申典历史中的以色列审判意识形态
一、审判与申典历史的关系
二、以色列审判意识形态的形成
三、以色列审判意识形态的影响
小结
结语关于希伯来圣经中之审判影响的总结
一、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在早期文明中的地位
二、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审判的影响
三、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对塑造现代审判文化之作用
参考文献
名词对照表
图表索引
附录地图一
附录地图二
附录地图三
后记
摘要
序在外国法律史的研究视野下,古代希伯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上承楔形文字法,受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法律文明以及古代埃及法文化的交互影响,但又发展出与众不同的一神教内核,是人类早期法律文明的重要类型。希伯来圣经是古代希伯来法的载体,也是众所周知的宗教经典。对于这样一部重要的典籍进行法学上的审视和研究,同样具有特殊且厚重的意义,而这也是国内的法律史研究所相对缺乏的。我很高兴地看到思杰的博士学位论文《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付梓。这篇论文在探索希伯来圣经的法律意涵以及探讨古希伯来人的法律文化,尤其是审判文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思杰从硕士到博士都是我指导的学生,他为人谦和,做学术认真踏实,有较为敏锐的观察力,文笔也不错,尤其是非常刻苦、勤奋。读研期间,他参加了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的编纂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多个子课题的研究和写作任务。为撰写博士论文,思杰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而后修改成书,亦颇费心思。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学界研究上古法律文明史、宗教文化史提供更多的视角与进路。也预祝思杰在未来的学术路上继续扎扎实实地进步,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是为序。何勤华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2017年2月8日自序“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即基督教的《圣经·旧约》,是犹太信仰的基石,也是基督教教义极为重要的渊源,其同时还对伊斯兰教《古兰经》有一定的影响。在希伯来圣经中,尤其在其前五卷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法律规范,涉及信仰界定、宗教仪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它们被习惯性地称为“摩西律法”。这其中,有关审判的内容多而有趣,且对后世文明有相当大的影响,令人印象深刻。本书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制度与意识形态两个方面探讨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万千人信仰的依据,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不做主观的价值评判,而仅仅从文本的规定中探寻其法律的意义。另外,关于希伯来圣经的成书年代、记载之确实性等争议较大的专业话题,除必需外,本书也不做过多的扩展,且多采用时下通说,力求限定研究范围,就事论事,探讨文本自身所承载内容的可能真意。在很大程度上,本书仅能呈现作者的一家之言,或许一些观点还有待商榷。但作为一部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巨大影响的作品,希伯来圣经本身的恢宏与伟大,值得法学者,尤其是法律史学者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此意义上,本书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如通过本书,能些许增进人们对希伯来圣经的认知兴趣,促动大家对希伯来圣经的了解与思考,则愿足矣。本书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定而成的。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恩师——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的悉心指导。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与极富价值的指导建议令作者获益良深。书中的若干论点经过了反复考证与推敲,在必要的地方,还进行了一定的推理及猜想。写作虽已尽力,但显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乃至谬误地方,这些都恳请读者和方家不吝指正。是为序。王思杰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7年2月7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