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

  • 字数: 27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蒋铁初 著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704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考察价值追求对传统证据制度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有发现真实、维护伦理、注重司法效率、追求无讼、重视生命、体现仁政、维护等级特权等方面。其中发现真实是证据制度的最基本价值。受发现真实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呈现这样一些特征:注重通过考察受讯人的辞、色、气、耳、目五个方面表现来判断案情;主张以证据与情理相结合作为发现案件真实的手段;在事实认定上强调证据与口供结合但以证据为主;对于特殊案件如被告人不得刑讯的案件主张以众证定罪;在当事人与证人可以刑讯的案件中则主张控制刑讯的数量及严厉程度以避免受讯人诬服;倡导狱贵初情,强调在案发之初认真调查证据特别是尸体勘验应即时进行,以及在证据采信时优先采信调查在先的证据;对于疑罪案件强调应努力调查以图发现真实,避免以疑罪结案;甚至在在观念与实践中鼓励司法者采用谲审,即欺诈性审理方式;在特别重视人证的情况下,惩罚诉讼中的伪证者以保证证据的真实可靠。上述特征有的在立法中有规定,在实践中亦受到重视;有的只在实践中出现,在立法中并无依据。如欺诈性审理方式因与司法者作为道德引领者的身份不符而从未入法,但在理论中却不断有人探讨,实践中亦有大量案例。可见司法者比立法者更加强调案件真实的发现。
作者简介
蒋铁初,1969年生,江苏涟水人,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明清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代四川地区的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省规划项目多项。
目录
上篇:发现真实价值对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一章 五声听讼
第一节 五听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五听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五听的实践
第二章 情证折狱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
第二节 情证折狱理想的演进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的情证折狱
第四节 情证折狱与相关诉讼手段的关系
第三章 证据裁判
第一节 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到证供一致
第二节 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
第三节 中国古代事实认定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第四章 众证定罪
第一节 唐律“据众证定罪”制度及其源流
第二节 众证定罪的价值及实践效果
第三节 众证定罪的地位及成因
第五章 有限刑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