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检察权实证研究

中国检察权实证研究

  • 字数: 3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贺恒扬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10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检察权实证研究(丁卯)》内容简介:这六十部作品,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西南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建校六十周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西政人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献上的累累教研果实和片片赤诚之心!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学术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进行庄重批阅。更真切地期盼当下和未来的读者们细细品味、神思交游,一同探索、领悟中国法学教育、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正道!
作者简介
贺恒扬,男,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郑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获得全国首批检察业务专家称号。
目录
自序/001
第一章 中国检察权概述/001
第一节 中国检察权的发展历程/001
一、中国检察权的产生发展/001
二、中国检察权的理论渊源/004
三、中国检察权的立法渊源/006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的概述/008
一、中国检察权的定位/008
二、中国检察权的争议/010
三、中国检察权的内容/010
第三节 中国检察权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011
一、检察权是宪政体制下的国家权力,具有宪政权特征/011
二、检察权是一项独立权力,具有统一性特征/014
三、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兼有司法权和行政权双重特征/016
四、检察权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具有社会公益性特征/019
五、检察权包含司法处分权能,具有谦抑性特征/022

第二章 逮捕权的运用/030
第一节 逮捕权的概述/030
一、逮捕权的概述/030
二、逮捕的属性和功能/033
第二节 逮捕权归属的争议/040
一、逮捕权归属的争议/041
二、人民检察院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042
三、将逮捕权交给法院于法理相悖于现实脱节/045
第三节 审查逮捕证明标准和逮捕条件/050
一、对我国现行的逮捕证明标准的回顾与评价/051
二、我国现行法定的逮捕证明标准/057
三、构建我国逮捕证明标准的思路/064
四、对逮捕条件的理解和把握/077
五、对无逮捕必要性条件的理解与把握/084
第四节 加强逮捕工作的设想及思考/092
一、更新逮捕权的司法观念/092
二、完善逮捕立法相关规定/096
三、改进逮捕的工作方式/098
四、完善逮捕的救济机制/101

第三章 公诉权的行使/104
第一节 公诉权的基本概述/104
一、公诉权的概念和内容/104
二、公诉权的特点/109
第二节 公诉权的行使/115
一、公诉权与出庭公诉/115
二、公诉权与不起诉/126
第三节 公诉的证明标准/128
一、公诉的标准/129
二、公诉的证明/135
第四节 两大法系公诉权的比较研究/143
一、检警一体化与检察一体化/143
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145
三、“卷宗全案移送主义”与“起诉书一本主义”/146
四、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147
五、世界各国公诉制度的发展趋势/148
第五节 公诉制度的改革与立法完善/150
一、公诉改革的五大误区/151
二、公诉改革的基本理念/153
三、公诉结构的构建思路/162
四、公诉制度的改革完善/163

第四章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约束/172
第一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概述/172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概念/172
二、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范围/174
第二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归属/175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归属之争/175
二、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归属检察机关的理由/176
第三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184
一、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84
二、目前对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存在的共性问题/186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89
四、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带来的问题/190
五、职务犯罪案件适用不起诉出现的问题/192
第四节 完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约束的建议/193
一、优化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建议/193
二、加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约束的建议/195

第五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完善/206
第一节 刑事立案监督权/206
一、刑事立案监督的概述/206
二、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和程序/207
三、刑事立案监督的具体方法/211
四、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212
第二节 侦查活动监督权/214
一、侦查活动监督权的概述/214
二、侦查活动监督的内容和途径/216
三、侦查活动监督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217
第三节 审判监督权/219
一、刑事抗诉权/219
二、刑事抗诉制度的价值探析/226
三、我国刑事抗诉的基本原则/231
四、抗诉工作应注意的问题/233
五、我国刑事抗诉制度运行机制的缺陷/237
六、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247
第四节 刑罚执行监督权/262
一、刑罚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262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立法完善/264

第六章 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的改革/266
第一节 中国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概述/266
一、中国民事抗诉制度概述/266
二、中国行政抗诉制度概述/271
第二节 中国民事、行政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76
一、中国民事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76
二、中国行政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84
第三节 完善民事、行政抗诉制度的思考/296
一、确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理念/296
二、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的思考/299
三、完善行政抗诉制度的建议/323
第四节 公益公诉探索与实践/340
一、我国应当建立完备的公益诉讼制度/341
二、我国检察机关是提起公益诉讼的最适格主体/342
参考文献/34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