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选择及创新研究

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选择及创新研究

  • 字数: 2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苟军年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5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看,苟军年编著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选择及创新研究》的研究,不仅对国家土地法治特别是立法、司法、执法,而且对促进我国土地流转理论的深入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健全的条件下,通过法律制度,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已成为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从各级政府的态度来看,大多采取积极鼓励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或政策,指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复杂性,在具体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在局部地区演化为严重的社会突发事件,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农村土地的流转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来进行管理,使其严格依照科学、合理、规范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运行,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作者简介
苟军年,现任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教授、民商法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等。多年来积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学报编辑工作。著有《西部开发与地方法治》、《中外知识产权法》等著作,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70多篇;获各级奖20余项,代表奖项有:《经济法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获省很好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外知识产权法论》获教育厅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试论法学学报的经济社会功能》获田家炳基金奖,《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法治》、《西部开发中土地资源的法律配置》获省社科成果三等奖等;主持、完成教育部、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被评为三育人、很好科研、很好学报工作者、学科带头人等。被评为全国高教期刊很好编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很好编辑、省新闻出版系列跨世纪很好人才、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555”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课题研究的动因与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农地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与农地制度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发展
四、农地及流转制度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
第三章  我国农地使用权发展及流转概况
一、农地使用权及其流转的法律属性
二、农地使用权流转类型的界定
三、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关系及构成
四、农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看法或对策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发展与协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况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基础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属性的理论探讨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流转形式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措施或对策
第五章  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一、宅基地使用权发展演变的简要回顾
二、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属性及流转的限制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模式
四、宅基地使用权及流转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五、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及其完善措施
第六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理论定位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展概况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依据与制约因素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及选择模式
五、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