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产权审判思路与办案技巧

知识产权审判思路与办案技巧

  • 字数: 36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袁博,江锋涛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917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即商标法编、专利法编、版权法编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综合编。每编所选择的文章大多为热门问题或经典案例,通过对这些热门问题或案例的解读、阐释、拓展,充分展示了知识产权法的内涵和魅力。
作者简介
袁博,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中国法学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专注于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研究。自2011年至今,共计在《中国版权》、《中华商标》、《电子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报》等各类刊物、报纸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
江锋涛,学者型律师,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目前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法律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靠前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AIPPI)专职委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多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诉讼方向,擅长疑难案件的解决,成功办理多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部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案件还入选年度十大知识产权经典案例。另外,江锋涛律师还出版图书《恒都知识产权案例研究》,并在《商法》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目录
商标法编
新《商标法》中商标的“实际使用”——以第64条为视角
法律标准抑或道德标准:评“禁止恶意抢注”条款
新《商标法》中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
对防御商标注册采取宽容态度是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应有之义——由“银国窖”商标行政诉讼案说开去
“便于识别”与商标的“固有显著性”——从“美丽不打烊”商标案切入
撤三制度中被漠视的商标“禁用权”
商品形状侵害他人注册商标权的构成要件
商标确权案件中“利害关系人”范围的界定
声音商标的注册条件
“不良影响”与“在先权利”——“邦德007BOND”商标案评析
从“拍客”到《十万个为什么》:论商标中“通用名称”的认定规则
商标所有人不应被推定为专利侵权行为人
企业名称权与注册商标权冲突的类型及规则
商标的“公众使用”与“客观联系”——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与商标评审委员会、桂某商标异议复审行政诉讼案评析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追溯力
商品来源的内涵与商标的质量保障功能
商标滑稽模仿构成合理使用的条件——米其林商标侵权案评析
商标添附性使用责任豁免的条件
商标“非商标性使用”的非典型类型
“撤三”制度视野下商标非典型使用方式例示
新《商标法》中的侵权判定标准的变化
混淆可能性对商品类别近似判定的制约作用——“齐鲁”商标侵权案评析
刘翔、“刘翔牌”、反向混淆及其他
WALKMAN、步行者与商标译名保护
注册商标善意取得的法律依据
新事实、新证据在商标行政诉讼中的例外处理规则
商标权人鉴定结论在商标侵权案件中的定性与采信规则
正规渠道进口正牌商品并转售的不一定侵犯商标权:“VICTORIA’SSECRET”商标案
销售“非卖品”是侵权还是违约
专利法编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探析
实用新型的材料特征也可能受到保护——浅谈材料替换对实用新型构造的影响
权利要求解释中的限制
专利先用权中“制造相同产品”含义探析及适用
现有技术与背景技术:A公司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案评析
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审查探析
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公开的认定标准
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与技术启示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2012)知行字第3号案带来的思考
权利要求解释中的价值考量——以专利确权程序为例
相生相克: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与区别技术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行政诉讼法修改对专利确权行政诉讼的影响
版权法编
唯一性表达:“答题卡”案
广播体操不构成作品:“第九套广播体操”案
魔术可版权性的证伪:我国首例魔术作品案
有一种知识产权叫字体,很“萌”
摄影作品的独创性
古文点校智力成果可版权性的证伪
“商标版权化保护”的正当性与标准
“翅膀卫衣”和“APEC唐装”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时事新闻”的新定义
“新闻照片”属于“时事新闻”吗?
被指抄袭的《宫锁连城》:《梅花烙》之殇
“我们都参照了《红楼梦》”可以豁免于正的侵权责任吗?
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路径:关于《何以笙箫默》
演绎作品再演绎的授权规则:《鬼吹灯》案
中韩对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规定的比较与启示
擅自制作独立型游戏外挂用于牟利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余某等侵犯著作权罪评析
离婚财产分割中著作权期待利益的处理规则
苹果手机“越狱”的法律风险与责任承担
世界杯赛事活动的转播权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展览原件”权利的修订
字幕组网站之殇:潮起潮落间的“罪与罚”
著作权修订草案送审稿中的“合理使用”
计算机字体的版权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综合编
网站注册用户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的要件
商标注册在先权利中名人姓名商品化权的保护与例外
妨害视频广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网站“抄袭”的典型模式与保护路径
经验法则在商标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的司法应用
3D打印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及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影响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中善意买主制度及其法经济学分析
摘要


在中央深化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决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统一,再次发出了要进一步加强法律从业人员和法律职业共同体培训与建设的号令。法律从业人员属于法治建设的基础与具体实施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学者等。由于经过特殊的职业训练,并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识背景、专业的思维习惯及共同的职业利益,这一群体的成员在思想、伦理上结合起来,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观、职业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术;又通过共同的法律话语使他们彼此得以沟通、认同;借由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他们在职业伦理准则上达成了高度共识。人们常说:“律师是未来的法官;法官是超越了当事人立场的律师;法学教授是站在讲台上的律师,也是正走向法庭的法官。”我赞成这样的比喻。一方面,我本身多年担任法官,退休离任是在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长的岗位上;另一方面,我与律师也很有缘,参与了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后第一次全国司法考试的出题工作,退休后从事了几年律师工作;此外,还先后在法律院校开讲座、辅导研究生,因而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理念有着丰富的体会。所以,每当看到有法官与律师合作,对法律职业所遇到的法律适用实务问题进行研究,我总是充满兴趣和敬畏。
摆在面前的是袁博法官和江锋涛律师的作品:《知识产权审判思路与办案技巧》。袁博法官是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他于2008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专注于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的研究,以法官的视角和思维积累了大量的思考和经验。江锋涛律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资深律师,他有着十五年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经验的积淀。两位法律同仁不顾各自本职工作的繁忙,从理论上共同梳理自己职业的体会和经验,在知识产权审判及法律实践应用研究上积极探索,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给读者奉献了自己的心得,十分难能可贵。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飞速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国内及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急剧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如今,我国进入了全面创新发展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极具挑战性,对法律共同体而言,又是增长才干、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法官、律师和法律学者都会面临共同的问题:疑难、复杂、类型新的诉讼纠纷案件及其带来的法律适用难题显著增多。知识产权是一门涉及经济、技术和法律的综合性学科,在法官审判和律师服务中,深刻感受到的常常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原则与例外等矛盾而错综复杂的关系。从笔者编选的个案解读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法官独特视角的审判思路,又可以学习诉讼律师的实务案件技巧,从而体会法律具体适用时的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
律师与法官不但在司法价值观和理念上有碰撞,他们的思路也常常会在具体案件的法律适用中交汇。国家法律是准绳,法律适用则属于大学问。法律法规具有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但法律适用则不是僵死的,具有弹性,要结合案件事实而调整。在知识产权领域中,情况新、发展快,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法官与律师也常常会对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进行探索和尝试。例如,在商标法领域常见的“撤三”制度,某商标获准使用在某类商品服务上,自然就获得了该商标标识的专有使用权,而商标权利中的积极性权能的“使用”、“处分”,显然为人们所重视。但如本书笔者所言,商标权的消极性权能也起到了对权利的防御作用,同样应当得到重视,“商标禁用权”不应被漠视。
知识产权领域不是职业人员独享的领域,不论是否精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涉及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个人,涉及全社会。为了使所有关心知识产权的人士了解到不同的新鲜观点,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同时为司法审判和学术研究提供样本和参考思路,我很高兴为本书作序,并愿意将此凝聚着知识产权法律共同体有关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真知灼见,推荐给大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