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法论丛.2012年第2卷.总第30卷

刑法论丛.2012年第2卷.总第30卷

  • 字数: 51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赵秉志 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35000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573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法论丛(2012年第2卷第30卷)》共载文22篇,秉承本论丛业已形成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等刑法学科诸多领域。 本卷特设了“犯罪构成论系统专栏”,收录了3篇相关文章,其中由中敬一的“刑法中犯罪论的现代意义”一文从犯罪论体系的角度阐述了刑法机能、罪刑法定主义、违法论和有责论等方面的诸多重要问题。金日秀的“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考察”一文探讨了犯罪论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中的方法论共通性问题。彭文华的“犯罪构成的文化属性”一文则探讨了犯罪构成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特性以及优选化时代中国犯罪构成本土化途径。这些探讨进一步深化了犯罪构成论体系的相关问题探讨。 《刑法论丛(2012年第2卷第30卷)》其他栏目则收录了下面一些很好成果: 时延安的“法条评价范围的纛会与竟合法律规范的选择”一文,以规范目的为视角对法条竞合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袁彬的“论情绪犯的责任能力及其评价”一文详细探讨了强烈情绪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晌及刑法对情绪犯的不同责任评价。 维尔?范?科彭、里斯蒂尼?德?普特、爱德华?里蒙斯和鲍尔?尼比尔特的“有组织犯罪的犯罪轨迹”一文,对参与有组织犯罪的个人犯罪轨迹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有组织犯罪演进的诸多有价值规律。本书由赵秉志主编。
目录
【犯罪论体系专栏】
刑法中犯罪论的现代意义
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考察
犯罪构成的文化属性
【中国刑法】
首要分子问题研究
法条评价范围的重合与竞合法律规范的选择――以规范目的为视角对法条竞合问题的重新审视
论情绪犯的责任能力及其评价
客观归责理论之提倡――以渎职罪为例
死刑制度改革与政府责任主导
基于刑法原则体系性视角之累犯透析
坦白从宽制度入刑的思考
故意伤害罪量刑幅度分布实证研究――基于八个地区十六家法院故意伤害罪判决书样本的考察
【外国刑法】
马克思早期刑法思想研究――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文本依据
两大法系故意理论的本源性问题及其解决――以英美刑法故意理论为视角切入
英国《贿赂法》立法创新及其评价
中亚主要四国刑事和解研究
【比较刑法】
中外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比较研究
【国际刑法】
试论国际刑法中的上级命令不免责原则
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问题研究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有组织犯罪的犯罪轨迹
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模式探析
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思考
维护食品安全的刑事政策之生成与调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