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调解制度

中国调解制度

  • 字数: 23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常怡主编 著 常怡 编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43135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调解制度》不仅研究了调解制度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原则,而且对于调解的各种具体制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社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劳动争议调解、靠前经济贸易及海事争议调解、仲裁调解 、人民法院调解等。《中国调解制度》的特点是较为关注调解的实践问题。“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立法的理论的设计规划只是反映了调解的应然状态,而要知道活生生的调解如何开展,则必须到实践中去观察和领悟。为此,本书作者一方面深入到法院、司法所、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单位和消费者协会、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等单位,亲自走访法官、司法助理员、民警和人民调解员等人员,从中获取了大量反映各类调解实践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作者也借助现代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收集到了各地调解实践中的具体规章制度和典型做法。对于这些勾勒出我国调解制度真实面孔的实践探索,作为均在相应的章节进行了反映。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调解制度沿革
节 原始社会的调解
第二节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调解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调解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调解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调解
二章 中国调解延续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节 中国古代调解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节 新中国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第三章 调解争议的一般原则
节 自愿原则
第二节 合法原则
第三节 保密原则
第四节 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原则
第四章 社会调解
节 社会调解的特点及意义
第二节 人民法院信访机构的调解
第三节 律师在诉讼外的调解
第四节 公证机构的调解
第五节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调解
第六节 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的调解
第七节 民间调解
第五章 人民调解
节 人民调解的性质
第二节 人民调解组织
第三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地方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关系
第四节 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
第五节 民间纠纷
第六节 人民调解的程序
第七节 人民调解协议
第六章 行政调解
节 行政调解概述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府的调解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调解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调解
第五节 消费者协会的调解
第七章 劳动争议调解
节 劳动争议调解概述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第三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方针、任务和作用
第四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第五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纪律
第六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第八章 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争议调解
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的范围
第五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的程序
第六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的调解
第七节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事调解中心的调解
第九章 仲裁调解
节 仲裁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仲裁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仲裁调解的程序
第四节 仲裁调解的效力
第十章 人民法院调解
节 人民法院调解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要件
第四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第五节 法院调解书
第六节 法院调解的效力
第七节 法院调解费用
第八节 法院调解的无效和救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