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律文书情境写作教程(第4版)/法律文书实务经验专业提炼

法律文书情境写作教程(第4版)/法律文书实务经验专业提炼

法律文书实务经验专业提炼
  • 字数: 50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郭林虎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96650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法律文书实务经验专业提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法律文书教学研究以及法律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体现了“合时”、“合用”、“合身”、“合道”的原则。不但是高等院校使用的文书写作教程,还能够广泛适用需要法律文书进行工作的单位做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郭林虎,男,山西太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北京市律师协会合同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兆亿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要从事著作权、合同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主要著作有:《法律写作概论》(专著)、《特权法律制度论》(专著)、《法律文书情境写作教程》(主编)。代表性论文有:《刍议(尚书)中的刑法思想》、《死刑废除论的误区》、《恶搞之法律透视》、《贞观赦免考》、《(春秋)赦免考》、《儒家人治主义新解》、《试论曹操的御才术》、《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编法律文书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写作规范
第一章法律思维和法律文书
第一节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第二节法律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第三节法律文书的内涵及外延
第四节法律思维和法律文书的关系
第二章法律人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法律思维中的演绎推理概述
第二节事实要件——小前提的确定
第三节法律规范——大前提的寻找
第四节连接——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的吻合
第五节演绎推理在法律文书中的体现
第三章法律文书的写作行为系统
第一节写作主体
第二节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客体
第四节写作载体
第四章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
第一节有关主旨的规范
第二节有关结构的规范
第三节有关叙事的规范
第四节有关议论的规范
第五节有关抒情的规范
第六节有关语言的规范
第七节有关修辞的规范
第八节有关引用法律条款的规范
第九节有关数字书写的规范
第十节有关计量单位的使用规范
第十一节有关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第十二节有关文号、案号的编制规范
第十三节有关签名、捺手印和用印的规范
第十四节有关纸型、笔墨、字号、排版、制版的规范
第十五节有关法律文书校对的规范
第十六节有关法律文书写作或公开使用时的保密技术规范
第十七节有关法律文书立卷编目、装订与归档的规范
第二编法律文书情境写作项目
第五章民事诉讼情境中的法律文书
项目一民事合同书
项目二民事起诉状
项目三民事答辩状
项目四民事代理词
项目五民事裁定书
项目六一审民事判决书(普通程序用)
项目七民事上诉状
项目八二审民事判决书(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用)
项目九民事调解书(第一审普通程序用)
项目十法律意见书
第六章刑事公诉情境中的法律文书
项目一呈请立案报告书
项目二拘留证
项目三提请批准逮捕书
项目四批准逮捕决定书
项目五起诉意见书
项目六起诉书
项目七公诉意见书
项目八辩护词
项目九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项目十刑事庭审笔录
项目十一一审公诉案件刑事判决书(适用普通程序用)
项目十二一审公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适用普通程序用)
项目十三刑事上诉状
项目十四公诉案件二审刑事裁定书(维持原判用)
项目十五公诉案件二审刑事判决书(改判用)
第七章行政诉讼情境中的法律文书
项目一行政起诉状
项目二行政诉讼答辩状
项目三一审行政判决书(请求履行法定职责类案件用)
项目四行政上诉状
项目五二审行政判决书(维持原判或改判用)
项目六行政裁定书
第三编经典法律文书导读
一、(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四事
二、(唐)王维吕令问姚震《宫门误不下键判》(三则)
三、(宋)胡颖《随母嫁之子图谋亲子之业》
四、(明)海瑞《陈舜兴人命参语》
五、(清)于成龙《婚姻不遂之妙判》
六、(民国)曹汝霖《奸非致死之辩诉》
七、(中国台湾)吴定亚《特别费案一审刑事判决书》(节选)
八、\[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节选)
九、\[德\]尤纳曼《保罗诉弗里茨案民事判决书》
十、\[美\]林肯《对原告证人福尔逊的庭审质询》
附录
附录一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普通程序流程图
附录二证据目录格式图
附录三刑事公诉流程组图
附录四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一审流程图
附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第四版序言

乌尔比安曾云:“法是权威的,但并不是永恒的。”萨维尼甚至说:“任何一部法律一经制定便已经过时。”法律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教科书总又落后于法律的步伐。紧跟法律的步伐,不断修订是法律教科书的宿命。2015年,我国立法机关修改了《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2016年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这些新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对法律文书的制作和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主要邀请北京市法院、检察院和律师界的资深人士,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法律文书情境写作教程(第三版)》做了全面修订,使其更加完善。
一、凸显了文书实务经验的专业提炼。法律文书林林总总,外延广泛,一个法律人在职业生涯中使用的仅为其中之一隅。此次修订,撰稿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他们各自撰写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那些法律文书。例如,民庭法官负责民事裁判文书,刑庭法官负责刑事裁判文书,行政庭法官负责行政裁判文书。为了便于撰稿人提炼和充分表述文书实务经验,我把“文书制作说明”更名为“××文书写(制)作谈”,设置了较大的文字篇幅,这应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二、强化了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1法律文书写作的原理和写作规范;2法律文书情境训练项目(民事诉讼情境中的法律文书、刑事公诉情境中的法律文书、行政诉讼情境中的法律文书);3经典法律文书导读。这三个板块之间是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第一板块属于普遍、抽象,第二板块、第三板块属于特殊、具体;第一板块指导第二板块、第三板块,第二板块、第三板块印证着第一板块。一言以蔽之,在法律文书写作的原理和写作规范统摄下,展开文书写作训练和文书的阅读教学,以期在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中令学生领悟文书制作的原理与规范,初步养成文书制作的技能。
三、整合了经典法律文书导读。创作经典文书应是法律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始于对人类以往经典法律文书的学习和借鉴。我以中国法律文书的发展历史为主轴,欧美法律文书为两翼,重新编排了经典法律文书导读。精心选取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经典文书,做了注释、点评,试图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按照朝代顺序编排,粗线条地展示了中国法律文书的发展概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前人的法理分析和优美表述,更重要的是想借此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尊敬民族先贤的意识,而这恰是建设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又足以垂范世界的法律制度所必需之精神基础。
需要提醒三点:第一,本书第二编的“情境”有六个案例,民事、刑事、行政各二,它们均源自六个真实完整的诉讼卷宗。这些“情境”分主辅两个系列。主情境位于三个写作项目之首,它是案件全景式再现,供学生写作时使用。辅情境位于文书格式、文书写作谈之后,供学生动笔写作前观摩参考。第二,所选的经典法律文书是法律文书写作的原理和写作规范的实证材料。例如,于成龙的《婚姻不遂之妙判》,其主要写作特征印证了法律文书中适当地表达情感有助于文书的说服力这一写作原理。二者的关系已在第一编及时释明,建议将二者对照学习。第三,经典法律文书的阅读教学是文书写作训练教学的补充。密集的文书写作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此时,应穿插进阅读教学的内容加以调剂,等学生情绪又趋稳定之时,再进行写作训练。
本次修订,我担纲设计、统稿、定稿。刘黎法官负责第五章的审阅,张淑平法官、王志坤检察官负责第六章的审阅,孙天舒法官、罗占义律师负责第七章的审阅。杨墨编辑负责全书的审阅。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编(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三编由我撰写。
第二编(第5章):民事裁判文书写作谈由刘黎法官撰写,律师民事诉讼文书写作谈由我和周锡亮律师撰写,合同的制作和审查由魏晋律师撰写,法律意见书写作谈由罗占义律师撰写。
第二编(第6章):刑事裁判文书写作谈由张淑平法官撰写,刑事检察文书写作谈由王志坤检察官、赵晋宏检察官撰写,律师刑事辩护文书由李秀芹律师撰写,刑事庭审笔录制作谈由王蕊书记员撰写,刑事侦查文书由我撰写。
第二编(第7章):行政裁判文书写作谈由孙天舒法官、孟强法官、佟艳艳法官、曹慧法官、金涛法官撰写,律师行政诉讼文书写作谈由罗占义律师、杨墨编辑撰写。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曾蒙检察日报社苏晓红主任以及法律出版社许睿编辑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鉴于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刚刚颁布,仓猝之际,我们无法及时更换第5章中的例文,文书新格式与例文有所出入,因而给读者学习带来不便,我们对此深表歉意。

我深知:本书所言,实爝火之微,培塿之尘,谬误乖舛,在所难免,故诚恳就教于太阳之光和泰山之巍。


郭林虎

2016年7月10日于北京日新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