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正义思考的轨迹

正义思考的轨迹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季卫东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70428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必要从相互的本质直观、人类道德、社会正义等视角来观察现象,不断思索和讨论法学理论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发展出一种以沟通、相互理解以及重叠性共识为基础的新的程序民主主义的制度安排。     《正义思考的轨迹》分别从“人物与学说”以及“法学前沿的景观”这两个角度来处理如下问题:何谓法律家的独特思维模型?应该怎样确定实质性价值?当代法学思潮的流向变化如何?等等。     与专业性很强的著作想比较,这些风格相异、长短不齐的文章也许更能体现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牵挂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为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而欣喜,也为短暂的倒退或停滞而忧愤??诸如此类的现实关怀都在研究和写作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作者简介
季卫东,教授。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66年升任正教授至今。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兼任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亚洲太平洋论坛(淡路会议)研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CIDEG学术委员、国际高等研究所企画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中国法与政治。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日本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005年)、《法律程序的意义》(小文库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中国审判的构图》(日本有斐阁,2004年)等。     法律出版社2007年推出季卫东教授法学系列五种:《宪政的理念》、《法治构图》、《正义思考的轨迹》、《制度、规范以及实践》、《秩序与浑沌的临界》,总括了季卫东迄今为止的主要思考。
目录
第一辑 人物与学说   施米特宪法学说的睿智与偏见   哈耶克的法治悖论:有机体与自由??兼与邓正来教授商榷对自生秩序观和学术评价界定法   法律体系的多元与整合??与德沃金教授商榷解释方法论问题   作为国家缩影的刑罚制度??福柯监狱结构论点评   凯瑞斯的批判法学主张与批判的言论自由??对凯瑞斯教授讲演的评论   “伦奎斯特法院”的天平与砝码   在法学经典中感悟“两造抗辩”的奥妙   为中国法理辩论提供两个分析框架   法不阿贵  方成公器??关于宪政之路与江平先生风骨的随想   犹忆天涯宪政谈??为当代中国研究中心7月24日“杨小凯先生追思会”而作 第二辑 法学前沿的景观   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的制度改革与法社会学研究运动   界定法社会学领域的三个标尺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   法律秩序的传统与创新   现代法治国的条件   法的根源与效果   “应然”与“实然”的制度性结合   追求效率的法理   法律变化的定量分析和预测   私法秩序与经济的发展   关系契约论的启示   当事人在法院内外的地位和作用   面向21世纪的法与社会??参加法社会学国际协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大会之后的思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