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制裁的界限

刑事制裁的界限

  • 字数: 2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美)帕克 著;梁根林 等译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88119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制裁的界限》一书由20世纪美国有名法学家哈伯特L.帕于1968年出版。该书被认为是对20世纪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特别是正当程序革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典之作,帕亦因此成为20世纪美国学术引用率优选的法学家之一。
    本书认为,刑事制裁是权力在社会内部受控制地行使的范例。它提出了一系列难以为律师所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难以为哲学家所解决的重大哲学问题以及难以为行为科学家所解决的行为科学问题。基于对刑事制裁合理性的反思,作者对刑事制裁的正当根据、程序制约及其运行界限等刑事制裁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一体化的基础研究。
作者简介
梁根林教授,男,1964年6月生于江苏常州。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1997年)、副教授(1999年)、教授(2005年)、《中外法学》主编(2007年)。代表作为《梁根林刑事政策研究系列》之《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刑事法网:扩张与限缩》、《刑事制裁方式与选择》(法律出版社2005—2006年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很好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目录
导言:争论及其听众
第一编  原理
  第一章  刑罚的困境
  第二章  刑罚的意义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一个初步界定
    第三节  刑罚、处遇及其他制裁
    第四节  修正的定义
  第三章  刑事惩罚的正当根据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报应
    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预防:威慑
    第四节  特别威慑或威吓
    第五节  行为预防:剥夺能力
    第六节  行为预防:再社会化
    第七节  总结:犯罪预防的界限
  第四章  走向一体化的刑罚论
  第五章  可责性与行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作为先决条件的行为
    第三节  合法性原则
    第四节  权限分配
    第五节  模糊性、严格解释、预防性羁押
  第六章  可责性与可宽恕事由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可宽恕事由的原理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表面的紧急避险:“认识错误”的角色
    第五节  严格责任:对“认识错误”的拒绝
    第六节  对精神失常抗辩的限制
  第七章  证据与比例原则
    第一节  证据标准
    第二节  比例原则与刑罚
第二编  程序
  第八章  刑事诉讼程序的两种模式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模式的价值基础
  第九章  运作中的模式:从逮捕到指控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为调查而实施的逮捕
    ……
  第十章  运作中的模式:从指控到有罪判决
  第十一章  运作中的模式:对错误的审查
  第十二章  趋势与影响:一个尝试性的评价
第三编  界限
  第十三章  界限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第十四章  寻找界限:法律与道德
  第十五章  寻找界限:得与失
  第十六章  应用标准:道德犯罪
  第十七章  应用标准:各色各样的犯罪
  第十八章  结论:手段和目的
引文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