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法院委托理财纠纷案件裁判文书精选

中国法院委托理财纠纷案件裁判文书精选

  • 字数: 16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刘贵祥,金赛波 等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5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并整理了人民法院审理的2002~2013年公开披露的近1000多个委托理财纠纷案件,从中选择了700多个经典案件,以突出指导意义和权威性,并依照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生成的逻辑体系,从委托理财的法律特征、委托人、受托人、委托理财合同的成立、效力、违约责任、赔偿责任承担、举证责任、担保以及管辖权等,总结出一整套当前我国人民法院在委托理财案中的司法审判规则。因此,本书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有较深的理论水平;既能满足受托人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专业受托人合理设计委托理财合同条款,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司法实务的人士获得有益的参考、指引和帮助。
目录
上册
第一章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委托人
第三章受托人
下册
第四章委托理财合同
第五章损害赔偿责任
第六章举证责任
第七章担保
第八章资产监管合同
第九章法院受案范围与管辖权
附录一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第二次研讨会会议综述
附录二委托理财纠纷案件裁判文书汉语拼音索引
附录三委托理财纠纷案件关键词汉语拼音索引
摘要
序言 刘贵祥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庭长)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最人民法院民二庭和中国证监会牵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宾馆召开了有十五个高级法院和两个中级法院有关审判人员参加的《关于审理金融市场上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第二次研讨会,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部分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当时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主持。 那个时候所谓的“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是指因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委托人将其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在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上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组合投资、管理活动所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那个时候特别是2003年全国各地法院受理的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上升的幅度非常大。由于这类案件包含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各地法院普遍反映对该类合同的定性、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中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作为监管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向本院请示,请求对这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予以指导。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经研究后认为,由于这类案件包含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面广,处理不慎很可能会给资本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对法律适用问题需广泛调研、慎重研究。为此,曾要求各地法院对受理的这类案件暂时中止审理。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批准,于2003年年中正式立项着手起草审理这类案件的司法解释,并确定由第六合议庭承办。在那次会议上提交讨论的是该司法解释的第二稿。 与会同志经过认真讨论,总的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以《民法通则》、《合同法》、《证券法》、《信托法》等国家法律为基本依据,根据有关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有关规章的合理部分,妥善予以处理。司法解释的起草既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衡平各方利益,避免给资本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力求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维护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那个会议上大家讨论了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关于司法解释的调整范围。二、关于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的案由确定。三、关于委托理财合同的效力。四、关于保底条款的效力。五、关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作为监管人的地位和责任问题。六、对于监管人能否按合同约定进行强行平仓问题。(详细的讨论见附录会议纪要。) 此后我们内部也多次召集开会,可惜该司法解释虽几易其稿,但最终仍未能出台。 尽管如此,从现有各地法院已经作出判决的委托理财案件的情况来看,受案法院和法官积极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尽管没有现成的法律条文可以直接引用,但是法院总是通过寻找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现有金融政策,并且结合法学基本原理,对审理的案件进行了审理,作出了公正、公平的裁决。 正是基于前述原因,本书本着探索问题、总结经验的专业精神,花了大力气收集了全国法院自2002年至2013年来许多重要的委托理财案件的裁判文书,精挑细选后汇编成册。正如目录之中所显现的内容那样,本书分别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基本特征、委托人、受托人、委托理财合同、损害赔偿责任、举证责任、担保、资产监管合同,以及法院受案范围与管辖权等九个方面进行分章编选。每一章之下又按照具体纠纷案情和法律关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分节和分目逐案编纂,可谓条分缕析精编细织,条理十分清晰。     编著和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精心收集、整理和编辑过往十多年已经作出的法院司法判决文书,以此方式弥补多年前最高人民法院未能最终出台指导性的司法解释留下的部分空白,同时,希望这本书对于从事实务商业和金融及司法实务的人士,能从过往案件及法院判决中获得有益的参考、指引和帮助。最近几年来十分多发的互联网金融、网络理财纠纷、P2P纠纷案件,拟另行整理和出版后续书籍,以反映实务和法律的最新发展。     是为序。               2015年1月6日 编者的话 本书收集了2002~2013年在各大网站上公开发布的约600多件理财纠纷案例,并从中挑选了400多件,力图全面、真实地体现和反映了目前我国理财纠纷司法判决的全貌。本书为法官、律师办理相关案件以及金融理财从业人员处理纠纷的必备参考书,能帮助最大限度地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信息。     为方便读者查阅和检索,就全书的内容体系而言,以案说法,遵循“先实体、后程序”原则。首先,总结了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基本特征。其次,围绕委托理财合同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针对委托理财合同的参与主体(即委托人和受托人)以及委托理财合同的判决情况,并兼顾与委托理财合同密切相关的担保合同和监管合同。再次,从证据规则方面,系统介绍了委托理财纠纷的损害赔偿的确定和举证责任的承担等主要内容。 最后,从法院受案范围与管辖权确定等方面,介绍了针对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程序判决情况。就具体案件的编写结构而言,基本上遵循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审判规则、标题、关键词、基本案情、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其中前三部分是为便于检索查询和参照适用,在裁判文书基础上归纳和添加的,特别是每个案例用一句话概括其标志性法律问题,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发现需要的案例;后两部分基本上是分别来源于裁判文书中的法院审理查明事实、裁判主文和“本院认为”的理由部分。     在信息社会、流行快餐文化、纸质类媒介往往输给数字化媒介的时代背景下,法律出版社全力支持本书的出版,给了作者和编者们巨大的鼓励,我们在此谨表谢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