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忧伤

中国的忧伤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何怀宏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17372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死、医疗、教育、法治、历史传统等方面出发,揭示出在盛世中国的当下,社会依然存在的伤疼,在分析批评社会中种种不公、暴力、腐败、偏见等不道德的现象的同时,呼吁坚守制度与个人的伦理底线,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戴望舒在1942年抗战期间的一首诗中写到:“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那是一个战火不断蹂躏大地的时代。诗人向往着明亮的一角,渴望在那里我们所有的人“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而今崛起中的中国,我们依然需要关注中国忧伤的角落,不论这样的角落有多少,也许是少数人,还在社会的角落苦苦的挣扎;也许是少数人,还在不断突破道德的底线。但是,只要有一个人还挣扎在悲惨的生活境况,就应当足以使我们不安了。同样,也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绝望、或贪婪、或愤怒、或接近的麻木中犯罪,也就足以使社会不宁了。

如果其他的人不关心、不援手,悲惨将会加重、会蔓延;同样,如果我们不制止、不反省,罪恶也将会加重、会蔓延。

因此,我们需要勇气直面中国的忧伤,需要反省我们的社会依然存在的伤疼,在分析批评社会中种种不公、暴力、腐败、偏见等不道德的现象的同时,呼吁坚守制度与个人的伦理底线,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本书也就是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尝试,是对中国社会底线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全书分成三辑,靠前辑“生生死死”,通过对20多个案例的评析,主要是观察和反省国人的生存状态和道德状况,尤其是那些相当绝望的人们,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人们的生存和道德状况,也包括我们对一般的死亡的看法,我们对动物的态度。第二辑“我们的底线”和第三辑“重为惠,若重为暴”,则更多是建设性的反思,主要思考我们的道德底线应当放在哪里?我们自身的努力方向在那里?为什么也要特别关注制度和政府,我们对政府可以有何种期望等等。
作者简介
何怀宏,祖籍江西清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良心论》、《道德·上帝与人》、《世袭社会》、《选举社会》、《公平的正义》、《生生大德》等书。另编有《生态伦理》、《公民不服从》等著作、及撰有《若有所思》、《珍重生命》、《比天空更广阔的》、《渐行渐远渐无书》等随笔散文集。译著有《沉思录》、《道德箴言录》、《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正义论》(合译)、《伦理学体系》(合译)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