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问题研究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问题研究

  • 字数: 21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林烺 著
  • 出版日期: 2017-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21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林烺著的《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问题研究》对私募股权基金与信托税制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研究,为私募股权基金所得税制寻找理论立足点,以便为税制构建过程中遇到的收入定性等问题提供法理基础。本书大量运用外文资料,包括国外文献、国外网站和靠前知名数据库资料等,并结合中国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林烺,法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法、金融法,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在《上海金融》《税务与经济》《福建论坛》、Ecological Economy等靠前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概述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的立法模式及其评析
第三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的基本构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对税法基本原则的挑战
第三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原则的确立要素与构成
第四节 私募股权基金所得课税制度的构建要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私募股权基金设立过程中所得课税问题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流程及其对所得税的具体影响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设立过程中所得税问题
第三节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所得课税制度现状与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私募股权基金运营过程中所得课税问题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流程及其对所得税的具体影响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所得课税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所得课税制度现状与完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序一国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大企业,而数量巨大、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中,真正不缺乏资金的仅占12%,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则占到80%,其中严重缺乏者为20%何志成:《解决流动性失衡重在金融创新》,《企业观察报》2015年2月2日。。虽然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但融资渠道狭窄,且95%的融资来源于向金融机构借款。调查显示,2016年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中,38.8%的企业反映融资需求不能满足,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以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http://www.lwzb.cn/pub/gjtjlwzb/sjyfx/201705/t20170524_3750.html,访问时间2017年5月25日。。基于此现状,资金短缺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拦路虎”。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私募股权融资是继银行贷款融资、证券市场融资后的第三大融资方式,以无担保、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企业在难以取得证券市场及银行融资情况下的优选融资方式。税收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再分配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的基本工具,影响资本市场效率、资本市场结构及资本市场创新,无疑,私募股权融资作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亦受到税收影响。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因此,运用税收法律制度规范私募股权融资,实现税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金融税法领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需要的新任务、新课题。席晓娟博士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一书正是对该实践需求的回应性研究。该专著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是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是对我国目前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私募股权投资的有益补充,也是对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政策研究的效力提升;以税种设置、税率设计、纳税环节、税收优惠等税法要素为研究主线,是对私募股权融资涉税研究多限于纳税主体研究的必要拓展。该专著以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为主线,以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重构为研究重点,集中解决多角度定位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私募股权融资涉税问题的税法要素分析及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具体设计等研究重点、难点。作者提出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市场化的必然性要求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法治化,定位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对私募股权融资引导与调控功能。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制度、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及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的国际比较,从受惠主体、优惠税种、优惠方式、限制条件、优惠效果等方面总结可借鉴之处。中国私募股权融资本土化是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环境的基础,因此,通过梳理现行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反思税法环境对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的利弊,确立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采取回应型立法模式,适度制定相关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规范,及时对私募股权融资纳税主体所涉税种的各税法因素进行调整。以所得税为主,辅之以增值税等税种,适时停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开征资本利得税;纳税主体以投资者为主,以税收公平为原则安排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负;纳税环节重在资金退出环节,重点研究各种退出方式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法。税收优惠以方式多样性、力度适度性、条件限制性为原则,完善受惠主体、优惠方式、限制条件等相关法律规定。中国私募股权蓬勃发展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进行可持续性研究的前提。基于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本书应在后续研究中拓展其研究视域,以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私募股权投资逐渐向传统产业倾斜的趋势下,是继续保持对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税收优惠,还是以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为主,对传统产业实行有限度的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储蓄转化为企业资本,解决中国目前民间投资者投资渠道不畅的问题?针对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融资,是给予其与非上市公司私募股权融资同等的税收优惠,还是仅对非上市公司私募股权融资给予税收优惠?作者的研究范围不应限于对科技创新型融资公司税法问题研究,还应研究并购型、创业型公司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问题。针对私募股权融资跨国性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从国际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席晓娟博士在武汉大学本科及西南财经大学博士阶段的导师,我始终关注她在财税法领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2008年她所承担的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金融税制法律问题研究》是其金融税法研究的开端。2011年博士论文《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针对国内鲜有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的情况,系统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问题,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2012年在韩国《租税法研究(XVIII-3)》上发表的《中国金融交易增值税课税问题研究》,提出构建中国金融交易增值税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供域外了解借鉴。2015年在《财税法论丛》上发表论文《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以税收优惠为切入点,优化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具体制度。席晓娟博士所任职的西北政法大学每年一度的海峡两岸金融法学研讨会,为其深入研究金融税法问题提供了平台,她在《长安金融法学研究》文集上先后发表《中国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连接税制研究及借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税负公平问题研究》、《税法要素视角下金融业“营改增”法律制度完善》等论文。今年9月份她将赴台湾地区访学,其研究课题为《两岸金融税法比较研究》。金融税法作为财税法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我国大有发展前途。我希望年青有为的席晓娟博士继续刻苦钻研并勇于发现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出成果。《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一书的出版是对席晓娟博士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我更期待她在其承担的2014年国家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财税利益协调法律问题研究》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是为序!刘剑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2017年8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