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讯传播法研究

通讯传播法研究

  • 字数: 35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刘孔中,娄耀雄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5067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通讯传播法的研究包括电信法、广播电视法、竞争法、互联网法、电子商务法、智慧财产权法、金融法、物权法,近年来日益重要。展望未来,海峡两岸将在通讯传播法律与产业领域中互动、合作以及竞争,需要协调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之处会越来越多,但目前相关文献并不充足。本书收录大陆名家之作5篇,台湾地区学者的力作9篇,共约28万字,正好可以填补此项缺口。本书对于想要了解海峡两岸通讯传播法及相关产业最新发展、重大议题与展望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本得力的参考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刘孔中,台湾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及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暨智慧财产研究所合聘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亚洲智慧资产及法律应用研究中心外部主任。长年从事知识产权法、通讯传播法及公平交易法研究,提倡竞争法导向的智慧财产权法与通讯传播法,致力建立更具合理性、交互通用性与整合性的知识系统,以管制革新为学术关怀主轴。有百余篇中英文论文发表,已出版《商标法上混淆之虞之研究》、《著名标章及相关表徽保护之研究》、《通讯传播法——数位汇流、管制革新与法治国家》、《解构智财权及其与竞争法的冲突与调和》等十余本专著,并编辑Compulsory Licensing-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Ways Forward等5本英文专著。
娄耀雄,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电信法、信息法、知识产权、网络法。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通信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北京通信法制研究会理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获得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7年)、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2004年)。出版了《信息法研究》、《电信法》、《电信法学研究》、《法律审美》、《法理》等专著。
目录
论通讯传播产业外资比例上限之“去管制”
通讯市场垄断力估算与防制——海峡两岸比较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宽带入网反垄断案的几个思考
电信法上不对称管制措施之形塑及界限——“最高行政法院”2011年度判字第1860号等系列判决评析
电波监理管制模式之探讨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与反垄断——以中国大陆地区近期的相关垄断案为例
微信引起的法律问题
号权初论——通讯社交利益的形成脉络与设权逻辑
网络管制侦查与隐私以及对网络服务业者的影响
网际网络互联之资费管制
有线电视频道规划的管制及其界限——以一般性频道规划与个别频道载送决定的管制为比较分析中心
新闻媒体多元与反垄断之法制探讨
标准必要专利的不合理定价及其反垄断法规制
公私协力模块下的政策营销——台北市无线宽带之个案研究
摘要
卷首语 本人因缘际会在台湾地区担任过第一届的“通讯传播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在实务刺激下将通讯传播的学理研究做了许多推进,获益很大。视野增广之后,关怀与行动面也随之扩大。当时由于结识大陆学者中南大学王红霞老师,于是三多年前发想在海峡两岸推进通讯传播法的研究。 无所不在的通讯传播以及其可以衍生各种活动的平台将是主导人类未来的最重要的生活形态,其相关法制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它可以是最大的效率来源,也可以是最可怕的垄断渊薮;它在崩解既有生态链,也在重新形成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新常态。法律、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各学科不仅无法袖手旁观,更应该加强研究的力道,这是我推动通讯传播法研究学术的初衷。另外,海峡两岸的相互了解、合作与和平,是亚洲的第一等大事,这则是我推动海峡两岸在此领域比较研究的念想。 一开始筹备海峡两岸通讯传播法研讨会时就承蒙电信协会的赞助,可以说有点幸运,无奈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业者游说。第一届、第二届都在“中研院”以个人名义举办,第三届则移师到河北廊坊办理,得到北京邮电大学娄耀雄教授及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女士的大力协助。此项会议举办至今,已经有些成效,两岸参加的学者人数逐年增加,承办会议的学校也排到第六届。今年将于10月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举办第四届会议。 第三届会议即将结束之际,与会者希望能将此会议比较制度性地经营下去,因此才想到将会议论文经审查程序后出版成专书,两年出一本,在海峡两岸发行。这也就是本书诞生的缘由。几经奔走,在大陆由最负盛名的法律出版社出版,台湾地区则找态度严谨的新学林出版公司出版,名称统一定为《通讯传播法研究(第一卷)》,以待来者。在大陆能够出书是因为获得台湾有线宽带协会赞助,在台湾地区则是本人一点捐输加上新学林慷慨允许“赊账”(债务人不知是谁?)得以实现。古人云“欲则立,不欲则废”,此之谓耶? 通讯传播法的研究包括电信法、广播电视法、竞争法、因特网法、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金融法、物流法,近年来有逐渐被接受与重视的趋势。年前在广州参加会议时碰到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张永忠老师,他与我一见如故,原来他在筹备成立广东省信息通讯法学会时,就以我与王红霞老师合著的《通讯传播法新论》为例向官方争取同意而获准。 展望未来,海峡两岸在通讯传播法律与产业的互动与竞争会越来越强,本会议与会后专书的专业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因此应使之有更高的对外开放性。 本书共收录14篇论文,有大陆名家之作5篇,台湾地区学者的力作9篇,都值得一读。在编辑的工作上王红霞老师及其研究生杨玉杰、杨佳、龙春志美、周建平、肖艳参与做了许多工作,最后在此谢谢他们的辛劳。 刘孔中2015年5月10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