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往法治的道路

通往法治的道路

  • 字数: 195.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季卫东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7315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实际上,现代法治国家的原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一元化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使得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通过统一的法律规则而运转自如、协调相洽。
作者简介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1991年至19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自2008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兼讲席教授至今。曾经被遴选为社会学靠前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SL)指定理事,现兼任神户大学名誉教授、英文靠前期刊《亚洲法律与社会》共同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学术委员、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司法优选议程理事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很好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东京: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2005年)、《法律程序的意义》(文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2011年)、《中国审判的构图》(东京:有斐阁,2004年)、《正义思考的轨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秩序与混沌的临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法治构图》(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的传统法律思维模式
1.法家的权力观和工具理性
2.融化在互惠关系中的权威
3.秩序的阴阳配偶化
4.怎样跳出法的平衡陷阱?
5.作为复杂系统的法及其非随机化
6.社会与法律的反转图形
第二章 现代法治的本质
1.考察现代法治的中国视角
2.价值的多元化与立宪主义
3.司法审查和司法独立
4.限制政府的权力
5.法律的内在道德
6.现代法治如何树立权威?
第三章 时代的挑战和法治范式创新
1.问题状况的概括
2.社会的网络化与法律制度的形状
3.风险社会的响应型法律思维
4.全球化与超国家法律体制
5.新程序主义建构法学的视角
第四章 法治民主:权力与权威的重构
1.作为法治方式的另类“三审制”
2.自下而上的“预算议会”化
3.行政问责与“大审计”模式
4.通过司法审查激活宪法和各项制度
5.以人民代表大会为舞台的地方法治竞争
第五章 司法改革的现状和目标
1.现行司法体制的特征和问题
2.地方干涉经济案件审判的若干实例
3.政治制约与司法审查以及律师的作用
4.最近十五年来司法改革路线的宏观分析
5.责任与程序的结合:案件流程管理制度
6.排除法官裁量权的尝试:电脑量刑
7.监督法官裁量权的尝试:舆论审判
8.怎样走出限制裁量权的中国怪圈?
结论
附录
论依法治国 王家福 李步云 刘海年 刘瀚 梁慧星 肖贤富
现代法治的精神――江平、季卫东对谈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季卫东
中国:通过法治迈向民主 季卫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