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一本可以作为教材的工具书
  • 字数: 5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刘东根,谢安平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61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思路及最大特色:五位一体
通过核心考点提示、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和强化模拟题五位一体,全面阐述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思路,使考生真正掌握某一法条、知识点,真正做到“一本通”。
◎本书编写模式和内容的三大特点:
(一)法条、司法解释完美穿插
本书以司法考试大纲规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将属于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法条都列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司法解释列在主法条之后,这样就非常全面,考生掌握起来也非常方便,这不仅符合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二)命题题眼全面、深度解析
本书在对历年试题分析和展示的基础上,对重要法条的一个或者多个考点进行全面、深度解析,让考生准确地掌握法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命题,哪些考点以前考过,哪些考点还没有考过,每个命题题眼需要掌握的深度(是一般记忆还是需要理论解析),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三)模拟题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参照司法考试试题的要求、特点,对重点法条的考点(尤其是尚未考过的考点)编写相应的强化模拟题,通过反复的有针对性的演练,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同时达到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的效果。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编总则(第1~106条)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1~17条)
第3条(专门机关职权)
第4条(国家安全机关职权)
第9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第10条(两审终审)
第11条(审判公开及辩护)
第12条(法院统一定罪)
第15条(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
第二章管辖(第18~27条)
第18条(职能管辖)
第20条(中级法院管辖)
第23条(级别管辖变通)
第24条(地域管辖)
第25条(优先、移送管辖)
第26条(指定管辖)
第三章回避(第28~31条)
第28条(回避理由和方式)
第30条(回避的决定及效力)
第31条(其他人员的回避)
第四章辩护与代理(第32~47条)
第32条(自行辩护与委托辩护)
第33条(委托辩护人的时间)
第34条(指定辩护)
第35条(辩护人责任)
第36条(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权利)
第37条(辩护律师权利)
第38条(辩护律师权利)
第39条(辩护人权利)
第40条(辩护人的告知义务)
第41条(律师调查取证权)
第42条(辩护人的义务)
第44条(诉讼代理)
第46条(辩护律师的保密义务及例外)
第47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诉、控告权)
第五章证据(第48~63条)
第48条(证据的概念及种类)
第49条(举证责任)
第50条(依法定程序收集证据)
第52条(向单位和个人收集证据)
第53条(证明标准)
第54条(非法证据排除)
第56条(法庭对非法证据的调查核实)
第57条(人民检察院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
第58条(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标准)
第60条(证人的资格与义务)
第62条(保护证人安全的措施)
第六章强制措施(第64~98条)
第64条(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概括性规定)
第65条(取保候审的条件及执行机关)
第66条(取保候审的方式)
第67条(保证人的条件)
第68条(保证人的义务)
第69条(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第72条(监视居住的条件及执行机关)
第73条(监视居住地点及通知)
第75条(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第77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间)
第78条(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机关)
第79条(应当逮捕的情形)
第80条(拘留的条件)
第82条(扭送)
第83条(拘留程序)
第84条(拘留后的讯问)
第86条(审查批准逮捕中的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88条(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89条(提请批捕和批捕的时限)
第90条(不批捕的异议)
第91条(逮捕的程序)
第92条(逮捕后的讯问)
第93条(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第94条(强制措施的变更或撤销)
第95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第96条(逾期羁押的变更)
第七章附带民事诉讼(第99~102条)
第99条(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第100条(保全措施)
第102条(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第八章期间、送达(第103~105条)
第103条(期间及其计算)
第104条(期间的耽误与恢复)
第105条(送达)
第九章其他规定(第106条)
第106条(有关用语的解释)
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107~177条)
第一章立案(第107~112条)
第108条(立案材料来源)
第110条(立案程序)
第111条(立案监督)
第112条(自诉案件的起诉与受理)
第二章侦查(第113~166条)
第116条(讯问主体和场所)
第117条(讯问地点、期间)
第118条(讯问程序)
第120条(讯问笔录)
第121条(全程录音录像)
第122条(询问证人的地点、方式)
第130条(人身检查)
第133条(侦查实验)
第136条(搜查证与无证搜查)
第139条(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的范围)
第142条(查询、冻结财产)
第146条(鉴定意见的告知及异议)
第147条(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第148条(技术侦查的范围)
第149条(技术侦查的批准)
第150条(技术侦查的限制)
第151条(乔装侦查、控制下交付)
第152条(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使用)
第153条(通缉)
第154条(一般侦查羁押期限)
第156条(重大复杂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
第157条(重刑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
第158条(侦查羁押期限的重新计算)
第161条(侦查中的撤销案件)
第165条(自侦中决定逮捕的时间)
第三章提起公诉(第167~177条)
第168条(审查起诉的内容)
第169条(审查起诉的期限)
第171条(补充侦查)
第172条(提起公诉的条件、程序)
第173条(不起诉的条件)
第175条(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第176条(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第177条(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
第三编审判(第178~247条)
第一章审判组织(第178~180条)
第178条(合议庭组成)
第180条(审判委员会)
第二章第一审程序(第181~215条)
第181条(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第182条(开庭前准备)
第183条(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
第187条(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
第188条(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及例外)
第192条(调取新证据)
第194条(违反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195条(评议、判决)
第196条(宣告判决)
第198条(延期审理)
第199条(补充侦查的期限)
第200条(中止审理)
第202条(公诉案件审限)
第204条(自诉案件范围)
第205条(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第206条(自诉案件的调解、和解与撤诉)
第207条(反诉)
第208条(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
第209条(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第210条(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和支持公诉)
第213条(审理程序简化)
第214条(审理期限)
第215条(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
第三章第二审程序(第216~234条)
第216条(上诉的主体)
第217条(抗诉的主体)
第218条(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请求抗诉)
第219条(上诉、抗诉的期限)
第220条(上诉的程序)
第221条(抗诉的程序)
第222条(全面审查)
第223条(开庭审理、不开庭审理)
第224条(二审检察人员出庭)
第226条(上诉不加刑及其限制)
第232条(二审期限)
第233条(二审判决、裁定的效力)
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第235~240条)
第235条(死刑立即执行核准权)
第236条(死刑立即执行核准程序)
第237条(死缓核准权)
第239条(死刑复核案件的处理)
第240条(死刑复核的程序要求)
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241~247条)
第241条(申诉人的主体范围及效力)
第242条(因申诉而重新审判的情形)
第243条(提起再审的主体、理由)
第244条(再审法院)
第245条(再审的审理)
第246条(再审案件的强制措施、可以中止执行)
第247条(再审期限)
第四编执行(248条~265条)
第248条(执行根据)
第249条(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判决的执行)
第251条(死刑的停止执行)
第252条(死刑的执行程序)
第253条(死缓、无期、有期徒刑、拘役的执行)
第254条(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
第257条(监外执行的终止)
第262条(新罪、漏罪的追诉及减刑、假释)
第五编特别程序(第266~289条)
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266~276条)
第267条(指定辩护)
第268条(社会调查)
第269条(限制逮捕措施)
第270条(法定代理人和其他人员在场制度)
第271条(附条件不起诉)
第272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督考察)
第273条(撤销附条件不起诉)
第274条(不公开审理)
第275条(犯罪记录封存)
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277~279条)
第277条(适用和解的条件)
第279条(和解的法律效果)
第三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
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280~283条)
第280条(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条件和启动)
第281条(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审理)
第四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284~289条)
第284条(强制医疗的对象)
第285条(强制医疗的决定主体和程序)
第286条(对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
第287条(强制医疗决定的作出及异议)
附则(第290条)
摘要
编写前言 一、一本出版并畅销13年的司法考试辅导书 本丛书从2004年出版,至今已有13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量,已成为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中的常青树,帮助众多考生成功实现了司考梦。这充分表明,本书的编写模式和内容比较契合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把准了司法考试的脉。 二、本书想为考生提供的服务 本书想为考生提供一种有效复习法条的方法,真正帮助考生解决三大问题:法条会如何考;法条应如何看;法条如何应用于司法考试的实战。 三、本书的核心思路及最大特色:五位一体 通过核心考点提示、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和强化模拟题五位一体,全面阐述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思路,使考生真正掌握某一法条、知识点,真正做到“一本通”。 四、本书编写模式和内容的三大特点 (一)法条、司法解释完美穿插 本书以司法考试大纲规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将属于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法条都列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司法解释列在主法条之后,这样就非常全面,考生掌握起来也非常方便,这不仅符合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二)命题题眼全面、深度解析 本书在对历年试题分析和展示的基础上,对重要法条的一个或者多个考点进行全面、深度解析,让考生准确地掌握法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命题,哪些考点以前考过,哪些考点还没有考过,每个命题题眼需要掌握的深度(是一般记忆还是需要理论解析),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三)模拟题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参照司法考试试题的要求、特点,对重点法条的考点(尤其是尚未考过的考点)编写相应的强化模拟题,通过反复的有针对性的演练,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同时达到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的效果。 五、考前冲刺一本通:新增法律和考点一网打尽 本书的出版时间较早,很多读者担心在本书出版后新增的法律法规和考点得不到体现,为了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我们每年会就最新的内容出版增补本,并归纳总结最重要的考点,编制若干经典练习题,形成《考前冲刺一本通》,以便为考生的后期复习提供帮助。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刘东根 2015年11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