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 字数: 26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罗维 等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5470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告别传统的政府管理,走向现代政府治理,通过可能的变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进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现“善治”,是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罗维等著的《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宁波实践的分析》研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提升国家和地方治理的实践能力、推动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治道变革:探索更为有效的“公共事物”治理之道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中国现代化转型
一、背景:社会转型及其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化转型:“共时性挤压”下的国家释放活动
三、民主与绩效:现代化转型对政府行政范式的挑战
第二节治理理论:缘起、内涵与反思
一、治理理论的缘起
二、治理的内涵
三、比较视域治理概念辨析
四、治理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治理理论在我国治理实践中的取舍
一、中国政治实践话语中的治理
二、关于治理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争议
三、我国治理实践的推进策略
四、政府社会治理的具体领域
五、治理理论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建构
第一节地方政府治理:生成机理与模式
一、地方政府遇上治理
二、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
三、市场与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与治理空间的形成
四、主导―合作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模式
第二节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框架
一、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主要特征
三、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
第三节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构成要件
一、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要素分析的不同视角
二、善治与问题导向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与借鉴
第一节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
一、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二、国内外治理评估的若干框架
三、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衡量框架
第二节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
一、美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特色
二、加拿大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特色
三、英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特色
四、法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特色
第三节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辩证反思
一、为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路径
二、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实践的反思
第四章地方政府维持秩序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秩序的定义及其种类
第二节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关系框架下的社会秩序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地方政府维持秩序的能力及建设
一、对“社会矛盾”的监控、防范与管理
二、依法执政及对法律秩序的维护
三、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及其能力建设
四、道德伦理秩序的维护及其建设
第五章地方政府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研究
第一节风险社会概述
一、风险与风险防控
二、风险社会理论解析
三、社会风险与当代社会发展
第二节地方政府风险防控能力解析
一、地方政府风险防控的理论分析
二、地方政府风险防控能力的内涵
三、地方政府风险防控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地方政府风险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宁波市政府风险防控现状分析
一、主要做法
二、经验启示
第四节提升宁波市政府风险防控能力的路径
一、国外政府风险防控做法与经验
二、宁波市政府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对策
第六章地方政府解决冲突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地方政府解决冲突的基本理论
一、冲突及其多学科解释
二、地方政府解决冲突应具备能力的理论认识
第二节宁波市社会冲突地方政府解决之道
一、以发挥民间力量为主的解决之道: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践
二、以提升政府能力为主的解决之道:北仑区综合行政体制改革
三、两条道路的评析
第三节典型案例检讨:宁波镇海PX事件
一、宁波镇海PX事件发展历程
二、宁波市与镇海区政府应对措施检讨
第四节宁波市解决冲突能力建设措施
一、宁波市解决地方社会冲突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提升解决冲突能力建设的路径
第七章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服务特殊群体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应然目标
一、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正义的应然性联系
二、特殊群体的涵义、特征及类型
三、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的必要性
四、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的具体领域
第二节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能力的结构性要素
一、特殊需求的识别能力
二、特殊服务的提供能力
三、提供特殊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培育能力
四、创新特殊服务供给机制的能力
第三节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能力的建设路径
一、宁波市地方政府在服务特殊群体领域的实践与经验
二、地方政府服务特殊群体能力建设路径的探讨
第八章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虚拟社会”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挑战
一、虚拟社会的形成、概念及特点
二、虚拟社会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挑战
第二节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的现状及能力陷阱
一、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
二、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的能力陷阱
三、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应该坚守的底线
第三节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能力的建设路径
一、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能力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二、国外虚拟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三、宁波市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主要做法
四、我国地方政府引导虚拟社会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摘要
前言 本书为宁波市社科院研究基地“宁波市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基地”的最新研究成果。近些年来,基地围绕“地方政府治理”这一研究主题,已先后出版《服务型政府:宁波市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研究》、《责任政府:宁波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和《社会管理创新:宁波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三部专著。本书是该基地资助出版的第四部专著。 本书研究宁波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治理”堪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关键术语,且治理作为关键术语在社会建设领域出现的频率最高,相关论述最多。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词汇变化,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和实践创新。善治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昌明,公民在公共事物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诸多权力主体中,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均不能与政府这一权力主体等量齐观。政府对人类实现善治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宁波身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相对比较强劲,其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比较领先。职是之故,本书以宁波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为实践标本,不仅从理论上细致梳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更是紧密结合宁波的实践样本,力图建构起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结构和建设的全景图。这不仅能为宁波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学理依据与实践参照,更能为我国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本书前三章关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架构,其余各章均运用相关理论、紧密结合宁波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领域而展开研究,内容涉及地方政府在维持秩序、防控风险、解决冲突、服务特殊群体、引导“虚拟社会”等领域的能力建设。 本书主要由宁波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律系教师共同撰写。第一章由叶笑云博士撰写,第二章由罗维教授、吴建依教授共同撰写;第三章由姚蕾副教授撰写,第四章由冉思伟博士撰写,第五章由陈红霞副教授撰写,第六章由何跃军博士撰写,第七章由罗维教授、严满维副教授共同撰写,第八章由任燕华副教授撰写。初稿完成后,我对各章进行了审阅,并在内容、格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和要求,努力确保本书各章写作风格和写作规范的大体一致。各章的作者对初稿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总体而言,反映了撰写者的学术旨趣和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由衷感谢各章作者的严谨治学与精诚协作。 本书从立项到出版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宁波市社科院林崇建副院长、俞建文秘书长、宁波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史斌所长等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宁波大学法学院王奕同学为书稿格式规范化、参考文献的编排等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更是诚惶诚恐,我们深知出版一本高质量的著作不是容易的事,尽管我们努力为之,但书中瑕疵一定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最后,感谢法律出版社何海刚编辑的大力支持! 罗维 2015年7月10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