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全面系统解析交通事故赔偿案件
  • 字数: 4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关升英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84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道路交通赔偿纠纷全面、系统的解析,由山东省不错人民法院审监二庭法官精心撰写,收集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诸多典型案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与研究,除阐述基本的法学理论之外,更多地侧重于审判实务问题的分析,
目录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道路
一、立足我国现行立法的“道路”的概念和范围
二、道路作为场所要素的认定特征
三、“道路以外的地方”的范围和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式
第二节 机动车
一、《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中的机动车的概念
二、机动车的司法认定
【案例】
涉案电动三轮车是否属于机动车的认定
第三节 交通事故
一、交通事故概念的演进
二、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
【案例】
停放在道路边的机动车爆胎致人损害属于交通事故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节 当事人的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自行协商处理及其注意事项
二、报警处理及其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公安交管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基础性工作:事故的勘察取证
二、综合评断:事故认定
三、损害赔偿的调解
第三节 理赔救济程序
一、交强险理赔程序
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申请
第四节 伤残评定
一、伤残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
二、伤残鉴定的委托
三、伤残评定结论及异议处理
第五节 侵权损害赔偿诉讼
一、起诉时应提交的诉讼材料
二、具有类案特色的程序性问题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状况
一、近五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节 立法及司法的价值取向
一、强调安全,优先保护生命健康权
二、保护效益,以交强险制度保障基本权益
三、平衡秩序与正义
四、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
一、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认知
二、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意义
三、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历史演变
一、各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比较分析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演变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
一、交强险限额范围内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适用过错责任
【案例】
两车未发生碰撞,三轮车驾驶人因惊吓摔倒致伤,违规驾驶人承担过错责任
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过错的认定
一、对过错及过错责任原则的认识
二、机动车驾驶人过错责任
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过错责任
……
摘要
序言 民商事裁判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辨是非,化解矛盾、保障民生,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数量多发、诉求多样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权利义务关系和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面对案件数量的骤增,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满足社会日益增强的司法公正期待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必须应对的挑战之一。 司法公正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具体的个案,通过艺术的裁判达到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司法公正应该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把司法为民宗旨具体化,把“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心”的要求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注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保障社会民生作为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 “经济为重、民生乃大”是我党十八大以来对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正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代表了百姓的基本生计,简言之,民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单就“行”而言,自人类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从“徒步行进时代”到“马车时代”,再到“汽车时代”的漫长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机动车起,机动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但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且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然而,机动车的普及,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众多的危害,特别是在机动车保有量高度膨胀的今天,在人车混行、事故频发的情形下,道路交通事故直接危害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公私财产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3秒钟就有2人致伤,每50秒钟就有2人致死,而我国每年交通事故超过50万起,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超过1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的人口总量,死伤人数连续十多年高居世界第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增加的社会成本达数百亿元。 车祸猛于虎,轻则误时靡费,重则家破人亡。以2014年为例,山东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30万余件,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达到9.5万余件,占总结案数的近1/3。面对每年几十万起道路交通事故和令人痛心的人员死伤、财产损毁,无论是有责方,还是无责方,无论是事故的参与者抑或是利益关联者,如何及时地填补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损失,如何有效的预防和遏制其他潜在的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行为,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司法作为最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之一,以审判案件为途径,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参与者合法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数量的增加,审判实务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又有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既有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又涉及机动车保险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争议颇多,极为复杂。如何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公正的审理好案件,及时化解矛盾、保护道路交通事故的各方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迫切。 基于此,本书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利用全面掌握多年全省民商事再审情况的优势,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实用,突出规范性。注重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常用法律、司法解释的精确解读,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裁判规则为主线,提炼出司法实践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审判实务要点;注重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审判中各个环节的版块化研究,以交通事故中的各种复杂、疑难及重点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裁判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裁判方法;注重案例的指导作用,以裁判规则为基准点,总结同类案件的共性问题,弥补法律漏洞,统一裁判标准,致力于为读者迅速查找案例和把握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均是来自审判一线的法官,都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该书的出版是民商事法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辛勤劳动的成果,既凝结了他们的汗水,也凝结了他们的智慧。希望该书的出版能为道路交通案件的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也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一些素材和思路,共谋民生之利,共解民生之忧!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