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

  • 字数: 3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68794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华法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法系研究提供新园地,弘扬中华法律文化,探讨现代中国法治,比较中外法律传统,构建新型中华法系。
内容简介
学术的价值在于创新,也在于传承。在“创新”成为主旋律、成为学术成果价值评判最高标准的今天,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些“传承”。
中华法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秦始皇到清宣统,除了首尾两大社会转型期之外,两千年的帝制时代,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法律体系。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法制。
中华法系,土生土长,乡情乡音。农耕生产对天人和谐、人际和睦的仰仗,自然经济对家庭秩序、社会稳定的倚重,都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并体现在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之中。
中华法系,关注国家与民族的自身发展,关注如何实现人际和睦、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在这里,没有政治家们为其政治目的而提出的响彻云霄的口号,没有利益群体为了招兵买马、聚集力量而竖起的诺言大旗,更没有为了海外扩张、跨国获利而实施的强权规范。
目录
学术研究
张晋藩:传统法文化的民族精神及现代意义
朱勇:从“仁政”到“人道”:清末刑法哲学的演变
张中秋:晚清中国对继受外国法的选择
林乾:传统中国法的“人道”意涵
——以清代“犯罪存留养亲”为中心的考察
陈惠馨:从欧洲中心与清末变法谈百年来亚洲与欧洲法律交流
赵晓耕:对法律体系与部门法理论的批判
张仁善:论近代中国法制移植的速成与法治目标的疏远
高汉成:1907年大清刑律草案的“欧洲痕迹”
陈新宇: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
——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
张德美:唐代的户籍与计帐
陈鸣:西汉中期的政治法律论辩
——以《盐铁论》为中心
王觐:试述宋代遗嘱制度的完善
学术聚焦
(德)托马斯·杜威:法律翻译: 欧洲视角下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思考(许兰译)
(德)Lena Foljanty:十九世纪欧洲比较法学研究中的东亚形象(许兰译)
(奥)Milos Vec:普世主义和排他主义
——欧洲国际法学的歧视性之程度有多深?(许兰译)
法治人物
李鸣:敦本务实振其纪纲
——张居正法律思想刍议
李杰:《商君书》“利出一孔”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学术新人
孙靖洲:清代恭请王命制度的渊源与流变
李玫馨:制定法层面上的清代财产法
学术动态
(美)罗纳德·德沃金:“刺猬的困境”:生命与尊严,如何选择?(陈煜译)
朱仕金:法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