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法论丛

刑法论丛

  • 字数: 55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赵秉志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1434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5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法论丛》第40卷共载文23篇,秉承本论丛也已形成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最 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等刑法学科诸多领域。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反恐怖主义(草案)》和《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公开社会征求意见是本年度刑法立法的热点,也是本年度刑法学研究的热点。为此,本卷特设“立法建言专栏”,收录了4篇相关研究报告,对三个草案的完善提出了有益建言,以期对相关立法及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此外,本卷其他栏目还收录了如下优秀成果:
李涛的“论情感与定罪量刑的关系”一文探讨了情感与定罪量刑的关系,认为定罪量刑应考虑情感因素影响。
刘跃挺的“论风险社会中刑罚价值立场的抉择性反思”一文分析了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众诉求与刑罚的价值选择。
[德]格奥尔格·弗罗因德的“人之犯罪论的犯罪概念以及犯罪构造”一文从综合的犯罪论出发,提出了新的犯罪概念和犯罪构造。
[韩]金日秀的“刑法各论研究的方法论序说”一文探讨了刑法各论的特殊价值、刑法各论与总论的关系和刑法各论研究的方法论。
李波的“风险社会、犯罪问题政治化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犯罪控制模式的变迁”一文探讨了英美犯罪控制模式的变迁过程及启示。
作者简介
赵秉志,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目录
〔立法建言专栏〕
关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修法建议
关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修改意见
关于《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的修法建议
关于《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修法建议
〔中国刑法〕
故意犯罪的主观归责的范围——以具体的方法错误为例
违法性认识理论的疑义与辨析
论情感与定罪量刑的关系
未经审判的正义——警察防卫适用条件研究
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研究
论风险社会中刑罚价值立场的抉择性反思
民意对刑事司法影响的主体身份视角——以2005年至2013年《南方周末》评选的影响性刑事案件为范本
虐童行为刑法规制的困境及其解决
“公开盗窃”否定论
认罪概念的刑事一体化思考
〔外国刑法〕
人之犯罪论的犯罪概念以及犯罪构造
意大利的罪刑结构及其发展趋向研究
刑法各论研究的方法论序说
〔比较刑法〕
赔偿不等于修复——欧洲六国刑事被害人赔偿制度比较
中美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差异性研究
〔国际刑法〕
当前我国境外追逃追赃工作的反思与对策
〔犯罪学〕
风险社会、犯罪问题政治化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犯罪控制模式的变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的修正——以S省法院5年判决为分析样本
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