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辩护的专家经验

刑事辩护的专家经验

刑事专家指点迷津,阐法释理回味无穷
  • 字数: 2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阮方民 等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848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刑事辩护和代理过程中,通过专家论证,引经据典,阐法释理,启发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极大地丰富了辩护和代理意见。本书仅从刑事辩护操作技能和刑事法律运用的专业角度,将专家论证意见汇集成书出版,供刑事司法各界参考。
作者简介
阮方民,刑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出版《洗钱犯罪的惩治与预防》《欧盟竞争法》《洗钱罪比较研究》等专著。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成员、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部分暴力犯罪类
案例1.乐某被抢劫案—如何评价抢劫凭证类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案例2.李某被判故意杀人上诉案—群殴致死如何确定责任人
案例3.聂某被控故意杀人案—如何区分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
案例4.赵某被判寻衅滋事上诉案—雇刑释人员伤害熟人.是故意伤害还是寻衅滋事
案例5.蔡某被控破坏生产经营案382605—如何把握本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后果
案例6.乔某被判敲诈勒索案—民事行为何种情况才可入刑
第二部分诈骗犯罪类
案例1.葛某被合同诈骗案—如何确定非法占有的目的、合同诈骗的手段
案例2.王某被判诈骗上诉案是民间借贷还是诈骗犯罪
案例3.余某被判诈骗上诉案—骗取借条是否构成诈骗犯罪
案例4.徐某被控诈骗案—以国有土地出让金为诈骗对象如何认定
案例5.张某被合同诈骗案—没有书面合同是否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
第三部分新型犯罪类
案例1.Y公司被判污染环境上诉案一危险废物如何应认定量刑档次如何确定
案例2.L公司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如何认定有毒、有害食品
案例3.金某妨害作证案—妨害作证罪的主客观要件如何把握
案例4.姚某被判非法收购珍贵动物制品罪上诉案—“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如何把握
案例5.M公司被控利用电子平台诈骗案—新型网络交易行为,是经济欺诈,还是非法经营抑或就是诈骗犯罪
第四部分经济犯罪类
案例1.陈某涉嫌挪用资金案—如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案例2.邹某涉嫌走私淫秽物品案—是走私淫秽物品,还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案例3.李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如何判定受贿的故意
案例4.余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合同方以单位名义对另一方进行罚款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5.胡某挪用资金案—挪用资金的对象如何确定
案例6.鲍某涉嫌骗取票据承兑案―如何界定票据承兑的交易违规与犯罪
案例7王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何为“虚开”
摘要
序 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自2009年10月成立以来,承办或律师作为专家参与论证的案件已三十余件。其中,有全国顶级的刑法、刑诉法专家,也有浙江省内知名的刑事法律师专家、学者,还有环境法、民商法、林业法方面的专家学者。总体感觉,刑事辩护和代理过程中,通过专家论证,启发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极大地丰富了辩护和代理意见,对辩护和代理工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出版本书,思考了很久,因为专家论证,实践中颇具争议。一方面,有些人认为,专家论证报告只是专家拿了委托人的钱为委托人说话,其意见多片面,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专家们多为饱学低调之人,不愿意公开出面辩驳异己观点,更不愿意将自己的论证意见公开,以免再引议论。因此,对专家论证意见,到底是否适合公开出版,我纠结不已。 但是,翻开一本本专家论证意见报告,专家们针对一个个疑难案件,引经据典,抽丝剥茧,阐法释理,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抚案叫绝。如果仅仅束之高阁或小范围分享,实乃暴殄天物,愧对世人。若将这些专家论证意见结集出版,对律师从事刑事辩护和代理,对法律人研究相关刑事疑难案件,必有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与专家们商量,不透露具体的案件,不透露具体参与论证的专家姓名,仅从刑事法律的运用和刑事辩护及代理的专业角度,将专家论证意见分类整理,汇集成书出版,供刑事司法各界参考。专家们见我心切切,此计又颇为周全,遂欣然同意,方有本书。 为了只论事,不论人,本书中当事人多用甲、乙、丙、丁代替,单位及地名也均用代号和字母,也便于读者参阅。有些案件,人物众多,读者可以画关系图辅助阅读。 值本书出版之际,还要再次感谢参与论证的各位专家,虽然你们不愿意署名,但是你们的刑事法学思想和严谨的论证思维,必将推动我国的刑事辩护工作发展,必将丰富更多法律人的断案思维,必将有助于我国刑事法治建设。 还要感谢为本书编辑付出辛勤劳动的孙立波、白争雄、伍炫蓉、牟卫鹏、堵建军、琅宝、郭歌、倪雨苗、胡瑞江、蓝清、陈洁琼、魏巍律师。 希望本书能够让读者受益。 徐宗新 二〇一五年七月,于钱塘江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