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 字数: 1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马慧玥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77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契约华工是近代华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灾难深重的群体。契约华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侨居地国家建设出力良多,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马慧玥、何勤华编著的《近代契约华工法律/比较法文丛》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律史的角度切入,对晚清和民国政府时期契约华工的立法与司法、华工合同的履行与待遇,以及近代政府为华工事务与外国政府所做的交涉等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对契约华工法律的研究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
马慧玥,女,1980年出生。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专业方向为比较法律文化。
目录
绪论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研究
第一章契约华工简史
第一节契约华工的源起
一、葡萄牙
二、西班牙
三、荷兰
四、英国
五、其他国家
第二节契约华工与排华政策
一、南洋
二、拉丁美洲
三、北美洲
四、大洋洲
五、非洲
六、欧洲
第三节契约华工的历史贡献
一、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二、参与反殖民斗争及民主革命
第二章晚清时期契约华工法律
第一节双边条约
第二节国内立法
一、《北京条约》签订前的契约华工立法
二、《北京条约》签订后的契约华工立法
三、主管机关的变迁
四、打击拐卖行为
第三章民国时期契约华工法律
第一节华工出洋相关法律问题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政令
二、北洋政府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出洋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合同与履行
一、法国惠民公司招工合同及履行
二、英国招工合同及履行
参考文献
摘要
总序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国法或西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方面的系列丛书可谓琳琅满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学部分,1981年)及“法学译丛”(200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外国法律文库”(1991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当代法学名著译丛”(1990年)及“美国法律文库”(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1998年)、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西方法哲学文库”(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界法学名著译丛”(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2008年),等等。     然而,在上述众多的系列丛书中,真正冠以“比较法”字样的丛书还不是很多。的确,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我国也先后出版了诸如:茨威格特和克茨的《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勒内·达维德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梅利曼的《大陆法系》(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大木雅夫的《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比较法方面的经典。但是,出版这些著作大多都是当时一种零星的、偶尔的出版行为,并非系统策划的比较法系列丛书。   众所周知,21世纪的中国已步入法治建设的攻坚阶段。今后,对于外国法的吸收、借鉴和移植将是我国一项大量的、经常性的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发达的比较法研究。而当下我国比较法著作缺乏出版途径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比较法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加强比较法方面的研究和出版,成为我国学界和出版界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鉴于此,法律出版社高瞻远瞩,勇挑重担,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同策划、出版一套《比较法文丛》,以期为我国比较法的研究和出版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丛以扶植中青年学者,尤其是法学博士、博士后,为这些法学新秀提供一个出版的平台为目的。为此,特选择一批国内最新且富有特色的比较法著作进行出版,同时,也可容纳部分纯粹的外国法方面的译著、专著。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第一,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国内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国内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于华政人可居 2010年9月19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