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市民社会与法律精神:人的品格与制度变迁

市民社会与法律精神:人的品格与制度变迁

  • 字数: 46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沈敏荣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8718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幸福。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的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无论能力大小,我们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殊荣。担任公职的权利并不属于哪一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因为无论何人,只要能为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挠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我们畅通无阻地从一个政府部门走到另一个部门;我们无所猜忌地共享亲密无间的日常生活;我们不为邻人的我行我素而恼怒,也不会面露不悦之色——这有伤和气,却于事无补。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大胆而友善地与人交谈,另一方面也不敢以任何理由触犯公众利益,因为我们遵从法庭和法律,特别是遵从于那些对受害者给予赔偿而制定的法律,以及那些虽不成文、但违反了即被视为耻辱的法律。    ——[古希腊]伯里克利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于这些思想的连贯性,尤其是对亚当·斯密思想的分析,以及对他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关系的详细阐述,指出了亚当·斯密关注于人的发展,“磨炼与发挥个人的才能”以及“品格的提升”共同构成《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基本主题。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亚当·斯密以及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思想认识的偏差,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持自私是人的本性与《道德情操论》中同情心是人的本性是矛盾的与冲突的,构成了“亚当·斯密的矛盾”。其实,这一问题不解决,对于近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及原理就难以有透彻的理解,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有说服力的、体现西方近代社会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敏荣博士对这一问题从西方近代传统的源头与演变出发,合情合理地分析了在解决西方近代社会所出现的长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西方思想家如何在长达500年的时间内构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经济、社会与法律制度。这一工程之浩大、思想之连续、分析之透彻不能不使后人为之赞叹与动容。在这一背景下,“亚当·斯密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
作者简介
沈敏荣,法学博士,上海市人。1999-2001,中同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2001-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2006迄今,首部经济贸易人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著作有:《法律的不确定性》(2000,法律出版社,2002年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法律限度》(2003,法律出版社)。     曾在《中国法学》、《中国政法人学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党报》,中国台湾地区的《东吴法律学报》、《辅仁法学》、中国澳门地区的《法域纵横》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言  寻求法律的确定性——超越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的不确定性》续) 引论  论守法与法律精神——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第一部分  现代法律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   第一章  现代社会的渊源及理念:近现代社会共同的基础   第二章  市民社会的传统、演变及精神:历史的传承与不变的精神   第三章  经济社会与竞争法:市民社会的延续   第四章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开性   第五章  失去的伊甸园: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问社会是如何消退的 第二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法律(上)——内含的价值判断:以人为核心的现代法律秩序   第六章  人的发现与发展成为文艺复兴之后近现代的共同使命:西方近代社会制度的形成的启示   第七章  从古典法治向近代法治的演变: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共同的命题——法治如何是可能的   第八章  文艺复兴的政治理想从“乌托邦”走向“现实”:从“契约”思想到现代的“宪政”思想——社会契约思想与人民主权思想在近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影响   第九章  现代中国法治逻辑取向的转变:从“秩序”取向走向“品格”取向   第十章  现代法律中的积极人生:体现不变精神的现代法律 第三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法律(下)——内含的价值判断:强调人品格的现代法律精神   第十一章  公民思想与近现代公法的发展:现代宪政中公民的概念及思想——寻找“公民”的理想   第十二章  近现代私法中自然人的概念及思想:从实质意义上的人走向形式意义上的人   第十三章  现代法律中人的品格形成(上):以民法为中心的影响体系   第十四章  现代法律中人的品格形成(下):以公法为中心的影响体系 第四部分  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外化的价值判断:竞争法(公平交易法)与经济法及其精神   第十五章  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中的正当性:基于价值判断的社会设计   第十六章  法律的正当性:价值判断的外化   第十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研究:正当性的外化   第十八章  竞争法性质的解释: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   第十九章  行政垄断: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回归基本价值判断的解决之道 第五部分  现代社会与法律精神——外在的差异与内在的统一   第二十章  市民社会、经济社会与民间社会:现代社会持续发展与强盛之基础   第二十一章  恶法非法论——现代法治的性质、基础与条件 参考书目 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