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患纠纷法律解读

医患纠纷法律解读

  • 字数: 3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韩玉胜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769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医患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不断发生反映了严峻的医患关系、浮躁的社会公众心态、伦理道德的缺失,以及执法机关在观念上的滞后。本书试图通过对现有法律规定的解读,为处理医患纠纷提供法律支撑,并在法治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简介
韩玉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监狱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写、主编、参编的著作、教材50余部,在各类专业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医患纠纷概述
第一节医患纠纷的现状与类型
一、医患纠纷的现状
二、医患纠纷的危害
三、医患纠纷的特点
四、医患纠纷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医患纠纷的基本原因
一、政府与社会方面原因
二、医院方面的原因
三、医疗行为与医疗模式方面的原因
四、医生方面的原因
五、患者方面的原因
第三节医疗关系的构成要件与性质
一、医疗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二、医疗关系主要表现为医疗合同
三、医疗合同的主体
四、医疗合同的客体
五、医疗合同的内容
第二章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与警示
第一节暴力伤医情况调查
一、暴力伤医的现象、特征和危害
二、暴力伤医的成因
第二节暴力伤医典型案例
一、行政类案例
二、民事类案例
三、刑事类案例
第三节医患纠纷的警示
一、对医方的警示
二、对患方的警示
三、对社会的警示
第三章医患纠纷的行政法律规制
第一节医疗行业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概述
一、医疗机构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
二、执业医师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
三、医疗器械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
四、药品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
一、医疗事故争议的行政处理
二、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三、医疗事故行政法律责任
第三节医患纠纷的治安行政管理
一、医患关系的严峻形势
二、加强医患纠纷治安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三、医患纠纷治安行政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加强行业管理,预防医患纠纷
一、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加强医院规范管理,提高医院诊疗服务质量
三、增进医患互信,促进医患和谐
四、推进行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第四章医患纠纷的民事法律规制
第一节医疗违约责任
一、违反医疗合同时的责任竞合
二、医疗合同违约责任适用的扩张
三、医疗违约责任构成要件
四、过度医疗
五、专家责任
第二节医疗违约责任的优势
一、违约责任模式较少被采纳的原因
二、违约责任解决医疗纠纷的优势
第三节医疗侵权责任
一、医疗侵权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医疗侵权责任的类型化区分
三、医疗侵权责任的责任构成
四、医疗侵权责任的责任承担
第四节医疗违约责任与医疗侵权责任的竞合
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一般理论
二、医疗违约责任与医疗侵权责任竞合
第五节医患纠纷的民事解决方式
一、医患纠纷的诉讼解决方式
二、医患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
第五章医患纠纷的刑事法律规制
第一节医患纠纷的刑事法律规制概述
一、医患纠纷的刑法规定
二、医患纠纷的刑事诉讼法律相关规定
第二节医疗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医疗犯罪概述
二、医疗犯罪罪名
三、与医疗纠纷相关的其他主要犯罪
第三节“医闹”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医闹”概述
二、打击“医闹”的法律规定
第六章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讨
第一节国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与借鉴
一、国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二、国外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结与借鉴
第二节我国医患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实践与完善
一、我国法定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完善
二、医患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探索与完善
附录一:全国暴力伤医案例
附录二:全国“医闹”案例
摘要
序言 近年来,医患冲突不断,暴力伤医事件屡屡成为社会焦点。早在2010年8月,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据悉,目前中国平均每所医院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达27次。载http://news.medlive.cn/all/info-news/show-61014_97.html,访问日期:2014年5月7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各种法律制度也日趋完善,特别是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当今医患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次数不断增加,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量的新技术被使用在医疗行业,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医患纠纷的数量也在惊人地增长着。郜浩、黎爱军、许革等:“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医疗纠纷管理方式”,载《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6期;郜浩:“某区医疗纠纷案例调查与对策研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全国范围而言,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资料显示,1996~1998年3年间,直接收到的有关医患纠纷的书面投诉共328件。1996年收到的投诉平均每月2.64件,1999年平均每月则为22.25件,短短3年时间,增长将近10倍。曹玉芬、杨燕:“加强医院自律与维权防范处理医疗纠纷”,载《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第6期,转载《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8月16日。根据2002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26所医院中有321所医院被医疗纠纷问题困扰,发生率为98.47%。杜海岚:“遏制医疗纠纷上升势头——326所医院问卷调查综述”,载《法制日报》2002年2月21日第5版。国内某机构调查显示,北京市2003年发生医疗纠纷约5000起,2004年约8000起,同比增加约60%;上海市在2006年、2007年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分别为7100起、5259起。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仅医疗服务方面的投诉就分别为3137件、3858件、2970件,这其中还不包括对医疗质量、药品和器材质量问题的投诉。郜浩:“某区医疗纠纷案例调查与对策研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医疗纠纷的快速增加,不仅干扰、妨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损失。仅2000年一年全国326所医院医疗纠纷的索赔金额总计约6000万元杜海岚:“遏制医疗纠纷上升势头——326所医院问卷调查综述”,载《法制日报》2002年2月21日第5版。。 医患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很长时期内基本处于和谐融洽的状态。医生视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视救死扶伤为最崇高的职业,不计较病人酬谢的多寡;病人则视医生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信赖的关系,相互之间都以对方的利益为自己的追求。医生把病人的康复视为对自己最大的犒赏,病人从不怀疑医生的高尚情操,医患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医患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疗保健服务日益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生也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收入,医疗保健服务开始带有了营利色彩,医患之间传统的共同利益逐渐淡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医生自身追求经济利益与追求职业崇高感之间的冲突,成为医患关系冲突的两个方面。 为了调和这种冲突,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保护医生和病人权益的法案,如美国医院联合会《病人权利法案》、新西兰《病人权利与义务守则》等,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出台,才使医患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发展成对抗性的冲突。 但是,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社会转型之前,实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国家的财政投入充当了医患之间经济利益冲突的“缓冲板”。早在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红包现象、重复收费、重复检查、小病大治等医患利益冲突现象在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下,不会给患者增加太多的经济负担。而改革开放的进程造就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化,利益主体从一体转向多元,利益分配从均等化转向差距化。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医院利用市场机制对医院的补给进行自我扩充,国家从医患关系的缓冲地带抽离,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被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医疗费用的支付直接与个人负担挂钩,医疗费用成为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不仅如此,改革深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生活困苦的下岗工人产生,同时医疗新技术、贵重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与药物销售市场的扩大运作使医药费用加剧上涨。在这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多数人在面对疾病时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极易把不满情绪发泄到医生身上。李国恩、尹宝惠:“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载《河南医药信息》2003年第2期。“病人在医疗保健的收支安排上入不敷出,也就是说,收入中能够用于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比例大大低于医疗保健服务收费增长比例,致使全社会有四五成的病人看不起病,‘看病贵’的呼声日渐高涨”。刘墨非:“半数人有病不看卫生部将从源头严控药价”,载《北京晨报》2005年1月11日第1版。许多专家认为“医疗费用上涨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加大”陈主初:“医患矛盾关系现状分析之管见”,载《中国卫生》2004年第1期。是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费用过高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加大力度解决患者‘看病贵’是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所在”。赵明杰:“医疗费用过高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载《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2期。当然,对于患者而言,在多数情况下最注重健康利益,只要疾病得到治愈或者症状得到缓解,即使花费大量的医疗费也是能够接受的,一般不会导致恶性医患冲突。但是,当患者耗费了巨额的金钱却没能得到期盼的疗效时,经济利益冲突就会浮现出来,若这种冲突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就可能酿成流血事件。杜治政:“医患关系面临的课题:利益的冲突”,载《医学与哲学》2002年第11期。 面对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法律法规以及法学理论界提供的有价值资源却是捉襟见肘的。目前,对医患关系性质与调整的适用法律,法学界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法两家也难达成共识。对医疗行为中经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的法定主体序位,履行告知的范围、标准、要求、界定,医疗特权的范围、免责等问题,都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以至于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与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时常遭遇困惑或尴尬。此外,医患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十分广泛:医方与患方之间可能存在民事合同、民事侵权法律关系以及刑事法律关系;医患纠纷的责任认定涉及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以及医方与卫生行政机构的行政法律关系;医疗损害的赔偿除牵涉到民事、刑事责任认定以外,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也在此承担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书对医患纠纷现象归类,进而基于对医患纠纷原因的分析建立起法律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系统性规制。首先,对医患纠纷的极端形式——暴力伤医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其次,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对医患纠纷的规制展开论述。民法范畴内,医疗关系的属性为合同关系,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在合同法的框架下尽量细化、具化;医患纠纷的民事解决途径存在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法律应当完善这两项制度,给医患双方提供明确的纠纷解决指引。行政法范畴内,医疗行业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管理,医疗器械、药品、血液管理;预防医疗纠纷主要依靠加强医疗行业管理。刑法范畴内,医疗犯罪与“医闹”行为及其各自相关的犯罪是研究的重点。最后,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起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专业第三方机构以及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综合性多元解决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