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方所有财产的基本问题研究

地方所有财产的基本问题研究

  • 字数: 2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冯乐坤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003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方财产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重要的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书对地方所有财产基本理论中若干问题进行详细诠释,试图为我国构建地方所有财产制度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冯乐坤,甘肃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甘肃榆中人,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主任。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民法总论、物权法、继承法等方面研究,先后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其中多篇文章被转载与收录,独著、合著多部著作,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重量课题,多次获省级社科奖。
目录
绪论
一、主要概念说明
二、本书的写作缘由
三、地方所有财产的研究现状
四、本书的意义
五、本书的基本结构
六、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检讨
第一节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
一、苏联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及修正
二、新中国成立前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评析
第二节我国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一、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流变
二、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检讨
第三节我国非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的梳理与检讨
二、资源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第四节国有财产主体理论的评析与选择——以我国国有企业财产主体理论为样本
一、分级管理理论之评析
二、分级代表理论之评析
三、分级所有理论之评析
余论
第二章地方所有财产的法理证成
第一节地方分权与地方利益保护
一、地方利益的多样化和独立性
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
第二节地方责任的独立性
一、地方支出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关系辨析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地方责任
三、地方债务的独立性
余论
第三节原住民的利益保护与地方所有
一、原住民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二、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之反思
三、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立法路径分析——以矿产资源财产的归属为视角
结论
第三章地方所有财产的层级分析
第一节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系
一、域外主要国家行政区划层级之梳理
二、域外主要国家地方所有层级之梳理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联性
第二节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的构建路径
一、省级地方的设置与省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二、地级地方的存废与地级地方所有财产的分割
三、乡镇级地方层级的存废与乡镇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第四章地方所有财产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
一、地方所有企业属性之界定
二、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变动与地方利益的保护
三、各级地方划分企业性国有财产的规则
四、地方所有企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银行国有财产的归属为中心
第二节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所有
二、地方所有财政收入划分之基础
三、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分权——以设立地方税种为中心
四、各级地方之间的非税收入分权
第三节地方所有的资源性财产
一、地方所有土地
二、地方所有矿产资源
三、地方所有水资源
四、地方所有森林资源
第四节地方所有的行政事业性财产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范围之界定
二、行政事业性财产与土地、财政收入的关联性
三、各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之划分
四、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性财产的归属为中心
第五章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路径
第一节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理念
一、各级地方所有权的平等性
二、地方利益的衡量性
第二节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模式
一、国有财产的立法模式:梳理与评析
二、地方所有财产立法模式之梳理
三、我国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论文
三、外文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