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众心理美学

观众心理美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余秋雨 著
  • 出版日期: 201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034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余秋雨行万里路,走出来文化大散文;读万卷书,结晶是艺术随笔。
    和《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 “大文化”散文同样精彩的艺术随笔。
    一本大家都看得懂的艺术读物。
    中国第一本研究戏剧审美心理的书 。
    获奖情况:曾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首次出版20多年来,盛名不衰,有着巨大影响力。
    艺术表演类考生必读书。
内容简介
观众的情感恰如一架天平,艺术家对情感的处置并无随心所欲的自由。应该看到,在舞台的前面开阔而黝黯的空间中,观众的情感正通过小心翼翼的衡秤而慢慢积聚。只有恭敬地敏感于这个巨大的情感实体的存在,它才有可能给舞台以共鸣。 《观众心理美学》从观众心理角度来阐述戏剧艺术的随笔著作,用散文的笔调对戏剧学乃至心理学也都作了生动的解读。 《观众心理美学》由余秋雨编著。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最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最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目录
概述:心理美学引论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学
  二  心理美学的立足点
  三  对“观众”的误解
  四  “正常观众”
  五  心理美学的首要范畴
  六  心理美学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八  喜剧美为何不适合情感投入
  九  这一对范畴融合了
  十  又从心理学通达了哲学
  十一  审美心理机制
  十二  以“注意”为例
  十三  随意注意
  十四  屏风之争
  十五  心理空间
本论:观众审美心理
第一章  学理基础
  一  心理研究是一种思维升级
  二  接受美学与心理学相遇
  三  接受美学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视域
第二章  综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第一度对象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馈流程
  一  反馈的意义.
  二  集体心理体验
  三  剧场内的多角反馈
  四  剧场内外的反馈
第四章  观众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强度
  二  变异
  三  感知真实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观众的注意力
一 注意力的引起
二 注意力的持续
三 注意力的分配
四 注意力与故事结构
第六章 观众情感的卷人
一 戏剧情感的特点
二 观众情感的卷入过程
三 负面情感和复杂情感
四 共鸣
第七章 观众的理解和想象
一 观众渴求理解
二 理解的层次
三 想象
第八章 心理厌倦
一 适应与厌倦
二 对比性心理程序
三 保留剧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