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三辑)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三辑)

  • 字数: 40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谢耘耕|
  • 商品条码: 97875228377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 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 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 源集刊。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 十三辑联合西北政法大学知 识产权学院特别推出“算法 时代下数据权利问题研究” 专栏,以此服务、推动和引 领数字化转型的规则之治, 探求数据权利理论体系与规 则体系。刊发的主题包括数 据新闻实践与发展、数据权 力的配置问题、数据权益的 保护模式、大数据与隐私保 护、人工智能的侵权风险与 应对等。“前沿观察”重点关 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给新 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带来 的新思考,主要包括共享充 电设施的媒介交往图谱、共 生理论视域下作为交往连接 的海底电缆、新时代中国舆 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人 工智能生成内容对舆论生态 的影响与治理策略、空间生 产视角下的当代国际传播实 践、社会加速理论视阈下的 “慢”游戏实践及其媒介批判 、数字技术的文化赋能与审 美重构等。“学术沙龙”兼收 并蓄,对新媒体与社会相关 领域的问题展开探讨。本辑 主题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社 交媒体的相关研究,涉及公 益组织的社交媒体对话实践 、矛盾性健康信息对社交媒 体用户的影响等;二是国际 传播的相关问题,涉及中国 品牌的国际传播策略、国际 传播内容融通的共情机制、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的创新路径、认知战等;三 是新兴媒介技术的相关研究 ,主要关注了AIGC新闻以 假乱真的问题,以及生成式 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等 。本辑“个案研究”部分则关 注了新媒介赋权公益图书馆 的发展路径问题。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 关注传媒领域正在发展的变 革,不断探索新的媒介现象 ,发掘新的研究路径,重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守正与 创新相统一,为新媒体研究 提供交流平台。
目录
·前沿观察· 双向修护、技术互惠:媒介交往的图谱演进——一项共享充电设施的技术志考察 作为交往的连接:共生理论视阈下的海底电缆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舆论生态的介入、挑战及治理 数字织纹:一种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当代国际传播实践 减速绿洲与共鸣幻象:社会加速理论视阈下的“慢”游戏实践及其媒介批判 从求助展演、情感共鸣到陌生互助——B站疾病求助类视频评论的情感分析 非表征视域下数字影像的审美重构 传统文化IP的数字赋能、情感赋值与角色赋活 新时代中国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议题及思路——第七届中国舆论学论坛综述 ·“算法时代下数据权利问题研究”专栏· 中国数据新闻实践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论算法时代下数据权利配置的效率原则 保护相称原理视角下数据权益保护的模式选择 网络盗播行为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隐私保护治理 人工智能洗稿法律规制之困与疏解之道 ·学术沙龙· 跨文化情感共同体构建的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 AIGC新闻如何以假乱真?——基于2023年25例AIGC假新闻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可供性的智能音箱与用户互动的扎根研究 AIGC在舆情治理和舆论引导中的创新探索、现实挑战及提升策略 信任评价与信任排序:矛盾性健康信息如何影响社交媒体用户 广告主对网络广告代理业的信任危机及信任机制重构 智媒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观众身体与博物馆的相遇——基于德勒兹身体美学理论的思考 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文化教育交流精品项目对外传播视角 数字利维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治理路径——以ChatGPT为例 对话何以可能:公益组织的社交媒体对话实践及机制建设 2023年度网络流行语研究分析报告 ·个案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益图书馆新媒介赋权发展路径研究——以“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为例 主要文章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