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成主义干预 重新定义心智

生成主义干预 重新定义心智

  • 字数: 2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肖恩·加拉格尔 著 郑占国,陈凤然,边雅 译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456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果对认知科学使用常见的5W1H分析框架,就很容易发现人们在思考思维活动本身,或研究更宽泛意义上的认知现象时,思维模式通常都是“它是什么”(what)、“它为何像这样”(why),以及“它如何运作”(how),至于“它属于谁”(who)、“它发生在何时”(when)和“它存在于何处”(where)在当代认知科学发展至今的七十年间一直被视为毫无争议的:思维活动属于认知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每一个当下,存在于头脑之中——对这些结论能有什么争议? 当代知名现象学家、认知哲学家肖恩·加拉格尔在这部代表性的著作中试图给出一些不同的见解。他的讨论以近年来对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中具身认知的持续研究为背景,这些研究引发了许多有趣的争论,它们归根结底都围绕一个问题:“认知是存在于头脑之中、环境之中,还是头脑与环境的互动之中?”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传统上都认为认知是完全存在于头脑中的。加拉格尔在这部著作中证明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逻辑又缺乏实证依据,并向读者展示了一套备选方案。 这套被称为生成认知的方案植根于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的具身认知方法。根据加拉格尔的论证,至少在基本的、与感知和行动相关的认知活动中,认知过程不仅仅存在于头脑中,而是涉及身体和环境因素。这一观点显然对认知科学的传统提出了挑战。如果认知不能简化为大脑中的神经过程,或任何其他单一因素,如果它确实涉及身体和环境的许多其他方面,那么对心智的科学研究应该如何精确地进行呢?可能有一种生成主义的心智科学吗?为勾勒这个问题的答案,加拉格尔探讨了一系列涉及意向性、表征、情感、行动等方面的问题。
内容简介
《生成主义干预》是一部跨学科著作,探讨了具身认知理论如何阐明心灵的方方面面,包括意向性、表征、情感、知觉、行动和自由意志、高阶认知和主体间性。加拉格尔主张重新定义“心智”这一概念,他借鉴了实用主义、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观点。生成主义作为一种自然哲学立场,对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意义。加拉格尔认为,与感知和行动的基本现象一样,反思、想象和数学推理等复杂的认知现象最好用基于可供性(affordance)的熟练应对来解释。他认为在基本行动、情感和理性之间存在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具身的。
目录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头脑中的认知:一些最新方法
1.2世界中的认知:现象学激发的生成方法
1.3因果性、构成性与历时性
1.4如何成为不失自我的具身主义理论家
1.5超越预测编码
1.6作为自然哲学的生成主义
第2章 具身认知的变体
2.1弱具身认知和B-模式
2.2功能主义具身认知与延展认知
2.3具身认知的生物学模式
2.4生成具身认知与激进具身认知
2.5四种具身认知并重
第3章 生成主义与延展认知的实用主义根源
3.1实用主义与生成观
3.2实用主义和延展认知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