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八百流沙

八百流沙

一段比距离更远的旅程,一段比挑战更丰富的人生。
  • 字数: 3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八百流沙编写组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855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9月28日,甘肃莫贺延碛戈壁,八百流沙极限赛正式拉开序幕,包含数位重量名将在内的30位越野跑高手,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出发地“阿育王寺”遗址起跑,全程400公里,自导航,自负重,不间断,150小时内必须完赛。
在这片靠前干旱的无人区荒漠上,参赛选手们用双脚丈量着戈壁、雅丹、丘陵、盐碱地、冰川、高山草甸,用身体对抗着烈日、沙尘、狂风、暴雪、骆驼刺和冰山雪水。这一路,有特别天气的无情考验,有志愿者们的倾心守候,暗夜中迷路,风雪中狂奔,几度山穷水尽般绝望,又浴火重生般再度奋力向前,身体如坠炼狱,心灵却享受了失去已久的宁静与欣喜。
虽然是同一个比赛同一个赛道,但由于选手间速度有异,特点不同,加之昼夜轮转气候多变,每个人的参赛经历和感受又多有不同。这是大家共同的八百流沙,也是每个人专享的八百流沙。
现在,他们在《八百流沙》一书中用动情的文字、淳朴的语言,书写下对这段狂野旅程真挚的回忆,重温这一段让心灵回归的旅程,重新找回人生的意义。
本书与何润宇、李树华、王航兵、龚明程、童清锦等著。
作者简介
八百流沙编写组,何润宇、李树华、王航兵、龚明程、曹峻、王健、杨建国、车可,他们经历不同,背景迥异。平时,他们是教授、金融家、企业家、摄影师……但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重量超长距离越野跑赛事“八百流沙极限赛”的全程参与者、纵横八百里浩瀚戈壁的越野悍将。作为参赛选手或志愿者,他们在八百流沙的赛道上共同经历了六天六夜,共同见证了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历练之旅。
目录
疯狂如我,宁静如昨 003号 何润宇
1.那里
2.天生不会跑
3.玄奘之路
4.将军令
5.粮草先行
6.古城,残寺
7.中秋月
8.Are You Ready
9.HI GOBI
10.女神
11.夜奔
12.一个人的世界
13.寂静旷野
14.R4!R4!
15.放弃,才是长久坚持
16.何处不相逢
17.恐怖河谷
18.暴风雪
19.三人行
20.暖阳,寒夜
21.紫色黎明
22.贵哥及其羊汤
23.志愿者
24.坏运气,好运气
25.寻找羊头达坂
26.越过山丘
27.戈壁之眼
28.丘陵之海
29.石头记
30.跑者的清晨
31.不屈服,能怎样?
32.呼啸山谷
33.小猪快跑
34.迟到的回答
35.欢乐颂
后记
摘要
八百流沙,八百里的英雄路
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曲向东
我是一字不漏地看完了润宇兄的这本“八百流沙征战回忆录”,尽管中间数次被各种事情打断,但我无论如何都想完整地看完它。因为我如饥似渴地想知道,在这八百里的征战路上,在这难忘的150个小时里,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这150个小时,我是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度过的,我能时刻看到他们在屏幕上化作一个个红色的小点在卫星地图的表面移动;我也可以听到每一个检查点(CP点)、每一个休息站(R点)从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对讲机中传来的点滴信息;我还可以一遍一遍地研读他们的参赛资料以及前方发回的赛事快报;但我就是无法知道在这150个小时不间断的日日夜夜里、在他们的身体里、在他们的心灵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跑者”的特权—我们只可以想象,但却无法拥有。即使在阅读润宇兄生动的“回忆录”时,我也依然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不是每一个跑步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跑者”,“跑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
我甚至怀疑,我们是否有评论他们的权力。当我看着卫星地图上那一个个奔跑的红点时,我甚至会觉得,他们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的生物。
就在刚才登机前,谷歌的AlphaGo第二回合再次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人们惊呼,人类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这让我想起大概一年前我写的一个短文:

奇点来临。科学界几乎已经达成共识,不出三十年,超级人工智能—也就是人造大脑,将会超越人脑,我们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时代”。这个时代对“人”这个“万物之灵”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我们究竟会不会被“机器人”所统治?不知道,悬念,没有人敢打包票。并且无论什么“事件”的发生,恐怕都是非我们这些“人力”可以逆转的。
这个时候,我越发坚定地认为,“人”的希望,在于右脑,在于代表了爱、感悟、整体思维、 直觉等等的右脑,而代表了逻辑、数理的左脑,我们就踏踏实实地交给人造大脑吧,“机器人”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甚至,奇点来临,它们(他or她?)自己就会进行研发、优化、甚至进化……
但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的心灵归属究竟在哪里?至少在今天,我们还无法确定,超级人工智能,是否能回答这些“终极哲学问题”。

为什么引用这段文章?因为我相信,润宇兄在奔跑的时候,他一定是真真切切地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他一定不会怀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甚至怀疑,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追寻,可能就是在百万年前、在旷野狂奔追猎野兽的时候突然开始的。
因为,右脑思维不是从课堂上得到的,而是来源于人的故乡—大自然。Learning from the wild,其实原本就是如此,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只是,我们离开这个伟大母亲的时间有点太久了。当下正是回到母亲怀抱的好时机,我们的工具很快就会自我进化,如果此时我们还不回到母亲怀里,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去把握最根本的玄机,机会还会在哪里呢?
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跑题了——我想这可能不是润宇兄期望的那种“序”,但是奔跑的时候,他是不是也会这样总是“跑题”呢?我不太相信润宇兄在奔跑的时候还会思考数学公式或者物理命题,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会有那么哪怕简短的一瞬,感受到莫名的狂喜,或者彻底的悲哀,或者希望,或者落寞……甚至像南极探险家沙克尔顿一样,在带着两个伙伴一路狂奔寻找救援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那第四个人(上帝)在与我同行”。
不是数学与逻辑让何教授(润宇兄是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做出了走上“八百流沙”的决策,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决策,但,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另外,我想说的是,何教授不是个普通人,也许基因不一样,你不要和他比。
当然,拥有这样基因的人,也一定大有人在。也许,面对所谓“超级人工智能”,人类的希望,就在他们这些“返祖奔跑”的人身上。
是为序,来自非理性的右脑,请八百流沙大将军何润宇教授原谅。

◎序言2
极限、融合、重塑
八百流沙极限赛发起人、技术总监  邢波
深夜,在老何的学校附近烤串,老何端着酒杯说:“兄弟,你一定要策划一个全球最牛的赛事。”他眼神中闪亮的激情,让人永生难忘。
有些事,被点燃后,就会成为你心中的念想,因为你的内心早已经积满。
感谢老何,端着酒,点燃了一切。也感谢老何,八百流沙测线赛和第一届全球邀请赛,他都亲历并全程完赛,彼此的梦想都在燃烧。
感谢曲向东先生,共鸣于此,并坚定地整合着全球最优秀的资源,不断地主导、推动、策划和改进八百流沙赛事,让一场世界级的赛事逐渐浮现出轮廓。
感谢晓东、虫子、GRACE、邱磊、鱼丸、明程、树华、于雷、建国、程远和其他的朋友们,你们以自己的方式为八百流沙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届八百流沙,曾发出一份英雄帖给来自全球的三十多名特邀队员,今次我略作改动,以老何为例,将中文版赠给大家,并以为序。

亲爱的何润宇:
恭喜你确认参加八百流沙极限赛,踏上八百里的英雄路,这将是一次永生难忘的赛事。
八百流沙,以极限体验和自我管理,推动人类深刻认识大自然,推动人与自然的融合,并重新认识人类自己。
路线设计团队引领我们用脚步探索戈壁,这是地球上最壮美的地区之一,途经盐湖、盐碱地、草甸、沙漠、砾漠、黑戈壁、雅丹、冰川等地貌。
这是地球上天气变化最多端的区域,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它也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强风天气最多发的地区,有时会遇到十级沙尘暴,当然,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厂也在这里。
我们会穿过一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全程有百分之八十的路段是无人区,为尊重大自然,我们没有设置人工路标,当我们深深融入壮美之景时,GPS和指南针将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我们会经过两处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区。在这八百里的路途中,遗存着五十座边关古城;有的路段,你将跑过古城遗址,如果你足够细致,还会发现路途中散落的古陶瓷碎片;这里曾是古商业文明之路,是玄奘取佛经之路。
八百流沙极限赛的精神主张是:极限、融合、重塑;融合人类与自然,在极限中重塑自己。我们会建议你从自己的国家带来一块小石头,出发时放在背包里,在其中的一个检查点,你会看到冠军峰燧,我们会请你把这块小石头摆放在那里。
这是自负重自导航的极限赛事,我们提倡自我管理,任何时候,你的行为和结果都应该是自主、可控的。
一千年前,它不仅是丝绸之路,也充满着边塞战争,从士兵到将军,这是一条英雄路。当你完赛时,你将获得将军称号。完赛时间不同,对应的将军称号也会不同,它是中国汉唐时期的完整军衔体系。特别的是,如果你在一百小时以内完赛,你将获得大将军的称号。
感谢您的参加,并祝您好运!
八百流沙组委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