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

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

  • 字数: 27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解彩霞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25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空壳村”是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的意外后果,是当代中国问题的一类重要样本。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北典型 “空壳化”了的村庄为例研究数量庞大的“空壳村”问题,发现:“村庄空壳化”是国家快速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以及对“社会个体化”的“制度性”保证,和农民为了追寻更美好生活而持续不断地离开农村的“理性选择”两种力量共同发力,促进了村庄人口持续、大量、结构性的向外流动,从而造成了人口数量迅速减少、结构严重失调,农业生产无人问津,村庄文化难以传承的“空壳化”村庄。研究还发现:农村走出村庄,却无法全面融入城市的生活,而是过着“村庄回不去”“城市留不住”的“双向挂钉式生活”,承担着失业等众多社会风险,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缘此,“空壳村”问题和 “农民进城”问题就成为两个相伴生的必须动用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重要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解彩霞,1979年生,宁夏隆德人,社会学博士,青海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副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为现代性和后现代理论、社会变迁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方面(1)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1)
二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5)
第二节农村现代化、中国社会个体化及村庄空壳化研究(13)
一家庭联产承包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诸模式(13)
二中国社会个体化研究(21)
三村庄空壳化研究(27)
四文献启示(30)
第二章理论基础、研究视角和研究架构(32)
第一节个体化理论和研究的适用性(32)
一个体化理论脉络(32)
二个体化理论的适用性和本研究的个体化理论(46)
第二节制度—生活视角及其应用(54)
一两层结构社会的形成(54)
二“制度—生活”视角的应用(57)
第三节研究架构(57)
一研究思路(57)
二篇章结构(58)
第三章人口外流及去向:农民造县城(61)
第一节农民流动的制度设置(63)
一农民流动的宏观制度设置(63)
二三份合同和土地价值变迁(67)
三小城镇建设与教育资源调整(75)
第二节农民的身体和社会流动(77)
一非农职业带动的流动:“逆序脱嵌”的人口流动(78)
二非农“自雇者”:个体带动的家庭外流(84)
三农民工流动:大规模的人口外流(88)
四老年人的流动:子女带动的流动(103)
第三节本章小结(105)
第四章依赖市场的生计和个体消费的兴起(107)
第一节消费政策和消费社会的形成(107)
第二节依赖市场的生计(114)
一生活对市场的依赖(116)
二生产对市场的依赖(119)
三收入对市场的依赖和不确定性(121)
第三节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个体消费的兴起(123)
一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压缩性消费(124)
二中年人的消费观念:节俭办大事(127)
三青年人的消费观念:钱就是用来花的(130)
四未成年人的消费和观念:没钱花是没本事(132)
五生产、分配和消费单位的变化:个体消费的兴起(134)
第四节本章小结(135)
第五章婚姻圈和家庭模式:家庭内部不平衡的个体化(137)
第一节传统婚姻圈及其性别分化(138)
一传统“梯度婚姻圈”(139)
二性别与婚姻圈变迁(144)
三新门当户对及其实质(152)
四个体化择偶策略(153)
第二节多元家庭模式(157)
一分家和不分家模式(157)
二多种家庭模式(164)
三父权制的衰落和个体家庭的形成(168)
第三节本章小结(171)
第六章传统的变迁:走出祖荫庇护(172)
第一节何为传统(172)
一关于传统的界定(172)
二作为国家控制手段的传统(173)
三作为传统载体的仪式(175)
第二节变迁的仪式(177)
一三种不同类型的婚礼(177)
二变迁的丧礼(183)
第三节变迁的节日(188)
一春节的变迁(188)
二清明节和鬼节的变迁(193)
三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变迁(193)
第四节本章小结(195)
第七章空壳村与挂钉共同体的形成(198)
第一节院落的空置与心理“空心化”和村庄认同弱化(198)
一空置院落类型(199)
二心理“空心化”和村庄认同弱化(204)
第二节“挂钉共同体”的形成(209)
一共同体及其衰落(209)
二“挂钉共同体”的形成(212)
第三节本章小结(217)
第八章系统风险的个体化与失控的生活(219)
第一节系统风险的个体化(220)
一就业状况、失业风险和高涨的消费支出(220)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