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包装设计 1949—1978

上海包装设计 1949—1978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上海大学
  • 作者: 李明星|
  • 商品条码: 97875671498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包装设计与共和国的命运 以及上海独特的城市个性紧密相连,在跌宕曲折的 历史进程中逐渐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经验 ,其主体特征的流变主要表现为消费性与民族性的 此消彼长,背后的深层动因则和新中国在不同阶段 的发展息息相关。<br/>新中国成立是现代化历 程的转折点,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由大规 模工业化走向“现代性”国家的探索,中国包装设 计呈现出传统与继承、内需和外销、艺术价值与生 产水平的多种矛盾与冲突。本书将1949年至1978年 的上海包装设计作为研究重点,藉由搜集与梳理相 关文献,考察建国后上海包装设计的演进轨迹和发 展特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上海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行业基础 第一节 职能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包装设计相关队伍的职能转型 二、国营设计机构的建立 三、计划经济下的设计管理 第二节 设计队伍的规范和地位状况 一、设计人员的数量、构成与分布 二、设计人员商业地位状况 第三节 设计教育的缺位 一、高等美术教育的断层 二、设计教育从中专院校起步 三、职业培训的勉力支撑 第二章 上海现代包装设计多元互动的转折期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顿与改造(1949一1952) 一、政府委托项目的增长 二、政治宣传的需要 三、社会改造的影响 第二节 “一五”时期的探索与发展(1953一1957) 一、重获活力的商业美术 二、纳新存异的社会风习 第三章 上海现代包装设计矛盾相间的发展期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的突变与盲动(1958—1960) 一、群众运动的导入路径 二、包装的后发效应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转向与应对(1961一1965) 一、经济调整的设计转向 二、上海包装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三、困难问题的应对 第三节 思想转变时期的低潮与复苏(1966一1978) 一、品牌数量的缩减 二、革命激情影响下的包装设计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与包装设计 四、“文化大革命”及以后上海出口商品包装设计 第四章 上海现代包装工业水平的新阶段 第一节 工艺技术 一、制版及印刷 二、制盒制箱 三、装潢材料制造 第二节 主要产品 一、包装装潢印刷品 二、包装装潢容器 第三节 包装设计材料 一、复合包装薄膜 二、泡沫塑料 三、电化铝 第五章 上海现代包装设计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上海现代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 一、包装设计的风格形式 二、包装设计的内容题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